危機也是轉機,根據 LinkedIn 在 2021 年初發表的觀察報告,疫情從根本改變人們的消費與生活模式,部分產業從而高速成長。如果你工作的產業受到劇烈衝擊,追求轉換跑道;或者你是剛出社會的新鮮人,不知道該往哪踏出職涯第一步, Y 小編統整出五大逆勢上升產業,不妨考慮看看踏入這些領域,找尋新契機。
一、電商相關產業:商家集體數位轉型,B2B 服務詢問量大增
很明顯的,疫情大大帶動電商發展,其中最為短缺的是前線的運送人員,在一年內職缺數上升了 73%,在全美有將近 400,000 個開放中的相關職缺。其中上升趨勢最高為「Personal Shopper(私人購物員)」,顧名思義,就是替雇主出門採購需要的貨品。原先 Personal Shopper 常指負責幫社交名流打理外貌,踏遍市區高級百貨找出合適服裝的採購專家。疫情之下,這項需求更加擴大,除了上流階層,吉隆坡的家庭主婦也會聘雇 Personal Shopper,幫忙添購家用雜貨,避開染疫風險。
除了前線的運輸工作外,一切協助實體商家數位轉型,建置線上販售通路的職缺,也在高速上升中。包含技術工程師、數位行銷、資料科學家、使用者體驗優化相關職位,也都位列《LinkedIn 15 Jobs on the Rise》。值得一提的是,電商的 B2B 服務也大幅成長,如金流、物流、Martech 服務商等協助商家簡易迅速建置線上服務,無痛數位轉型的企業。
求職者也得注意,部分垂直電商,其商品在家庭場景派不上用場,即便擁有完善的線上通路,仍無法避免疫情衝擊,建議求職者投遞前多做功課,調查其主要消費客群及使用場景,以及其應對疫情的商業對策,觀察這是不是間有彈性、能即時應對風險的企業。
➤延伸閱讀: 怎麼用LinkedIn找工作?LinkedIn 經營3大技巧,幫你順利前進外商職涯!
二、教育產業:教育體系遠距化,程式學習最夯
疫情在家,許多人藉機實行自我成長計畫,也帶動線上教育產業蓬勃發展。遠距教學同時考驗台灣現行教學體系,官方教育機構開始與民營的線上教學平台合作,找尋遠距教學的解決方案,包含 PagamO 、均一等。也導致需求人力提高,無論是民營的線上平台,或是傳統教育機構的職缺數皆有增長。
在線上教育產業,Yourator 站上最稀缺的仍是軟體技術類職缺,如前後端工程師、測試工程師等,此外網站營運專員、客服專員也有一定的需求。課程設計方面,專業教育人員位列《LinkedIn 15 Jobs on the Rise》,上升最高為「Computer Science Instructor(電腦科學講師)」(漲幅 119%),顯示全民學習程式技術的風潮。
三、醫療產業:除了前線醫療,技術研發也蓬勃發展
疫情大幅度虧空各國醫療資源,醫療量能相關議題也屢屢佔據新聞版面,第一線醫護人員、藥劑師、看護等職缺皆供不應求。在醫療技術研發上,公共衛生、生物研發等項目皆因疫情成為熱門職缺,也有醫療新創積極研發疫情下的技術替代方案,透過降低醫護人員的負擔,也是值得考慮的選項。
四、Fintech 產業:疫情加速電子支付普及化,相關服務前景可期
Fintech 泛指運用科技手段,使金融服務更有效率的一種經濟產業。根據跨國會計師事務所安永(Ernst & Young)調查, 全球 Fintech 產品的使用比例,從 2015 年的 16% ,上升到 2019 年 64% ,疫情下,消費者開始使用行動支付等無接觸的付款方式,也間接加速 Fintech 的上升趨勢,
跨國會計師事務所安侯建業(KPMG)便指出,以下四種 Fintech 新創,將在疫情後「報復性成長」:
- 數位支付與電子錢包
- 數位辨識與客戶分析
- 資安服務
- 科技保險
若你想踏入 Fintech 領域,除了金融領域的財管、金融保險與投資等項目,可能也需要涉略資料分析、區塊鏈、Python 等技術,發展有別於傳統大型銀行,更加去中心化,以消費者為主體的金融商品。
五、AI 相關產業 :機器學習廣泛運用,成為人力短缺防護網
機器取代人力的未來場景,可能因疫情加速誕生。
領先企業近兩年投入更多預算於 AI 解決方案,將其視為疫情干擾下,維繫公司盈利命脈的防護網。從 2019 到 2020 年,LinkedIn 上 AI 相關從業者職缺上升 32%,包含機器學習工程師,機器學習調查員等,也是上升職缺中平均年薪最高的。
或許你會以為,需要具備高度專業知識才能踏入 AI 領域。實際上,由於台灣高度的產學落差,教育機構培養出的 AI 技術人員不一定具有商管思維,需要跨領域的整合者,將技術化作產品。
再次提醒,以上數據大多來自美國就業市場,僅供參考。但「線上化」以及「去人力」顯然是不可避的未來趨勢,上述產業都在 Yourator 熱烈招募中!立刻搜尋關鍵字,搭上逆勢起飛的宇宙船吧!
➤ 前往搜尋職缺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