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ator 編輯團隊就用這篇文章將帶大家了解勞基法特休天數計算及相關特休規定,快速讓你理解自己有多少特休天數可以應用?了解之後就可以馬上開始規劃屬於自己的連假行程啦!
本文最後更新時間:2025/1/1
本文目錄:
➤ 如果想找 2025 的年假相關資訊,請點這篇:【上班族 2025 連假攻略】中秋國慶連假請 3 天放 9 天!行政院 2025 行事曆
特休就是年假!特休和事假差在哪?2025特休使用規定
根據台灣勞動基準法第 38 條規定:「勞工在同一雇主或公司單位持續工作滿一定期間者,就該依年資給予勞工特別休假。」因此特休也被稱之為「年假」,也就是公司每年(的特定時間段)會給予的假期。
特休鼓勵勞工自由安排休息時間,保護勞工身心健康及生活品質,是勞資關係中一項重要的福利措施!
特休使用規定:特休不扣薪、不扣全勤、公司不得拒絕
特休與事假之間最大的差別就是特休是能領薪水的,是一種真的可以「躺著賺錢」的方法!
相對於事假,特休決定權在於員工,公司不得拒絕勞工的特休請求,也不能因為員工請特休而有任何不利處分,更不能扣全勤績效。
我的年假天數有多少?勞工特休表、114年新制勞基法特休天數計算方式
其實法律上對於特休日期,有非常明確的規定:
適用勞動基準法之事業單位,依勞動基準法第 38 條第 1 項規定,
勞工在同一雇主或事業單位,繼續工作滿一定期間者,應依下列規定給予特別休假:
① 6 個月以上 1 年未滿者,3 日。
② 1 年以上 2 年未滿者,7 日。
③ 2 年以上 3 年未滿者,10 日。
④ 3 年以上 5 年未滿者,每年 14 日。
⑤ 5 年以上 10 年未滿者,每年 15 日。
⑥ 10 年以上者,每年加給 1 日,加至 30 日為止。
不想看字嗎?這邊整理了簡單的特休級距圖表,看看你在目前的公司待了多久吧:
年資 - 特休天數對照表
年資 |
特休天數 |
年資 |
特休天數 |
年資 |
特休天數 |
---|---|---|---|---|---|
6 個月 |
3 天 |
9 年 |
15 天 |
18 年 |
24 天 |
1 年 |
7 天 |
10 年 |
16 天 |
19 年 |
25 天 |
2 年 |
10 天 |
11 年 |
17 天 |
20 年 |
26 天 |
3 年 |
14 天 |
12 年 |
18 天 |
21 年 |
27 天 |
4 年 |
14 天 |
13 年 |
19 天 |
22 年 |
28 天 |
5 年 |
15 天 |
14 年 |
20 天 |
23 年 |
29 天 |
6 年 |
15 天 |
15 年 |
21 天 |
24 年 |
30 天 |
7 年 |
15 天 |
16 年 |
22 天 |
25 年 |
30 天 |
8 年 |
15 天 |
17 年 |
23 天 |
26 年 |
30 天 |
此外,部分佛心公司會有額外的特休作為員工福利的一部分,如果你的公司有這樣的福利,計算時別忘了額外加上去。
➤ 看這麼多還是不理解?快用 特別休假日數試算系統 ,一秒算好特休天數!
➤ 上班心累累,想找更多轉職好機會?快註冊 Yourator,加入時下最熱門的數位產業!
特休的週年制與歷年制(曆年制)差異
特休存在週年制及歷年制兩種計算方式,一般來說由公司來決定特休給假方式,兩者的差別在於:
週年制特休計算:從到職日計算、做多久算多久
週年制是採到職日開始計算,一旦勞工工作滿 6 個月就能擁有 3 天假,不過需要在滿 1 年前用完,此後以此類推,工作滿 1 年有7天假,滿 2 年前要用完。
歷年制特休計算:依照公司計算區間
歷年制則是以公司規定的年度區間做計算,通常為每年 1 月 1日至 12 月 31 日。簡單來講歷年制的計算除了與年資有關,還與公司的結算日有關。從下方例子及圖表應該會比較好理解:
範例:
假設 Sherry 112 年 7 月 1 號到職,那到 113 年 1 月 1 號,Sherry 年資已滿 6 個月,所以有 3 天假 。
而 Sherry 在 113 年 7 月 1 號會到職滿一年,
所以從 113 年 7 月 1 號(下半年)開始,Sherry 照理來說會得到 7 天假。
但是歷年制規定是 - 在每年 1 月 1 號會決定該年度有多少假
因此,Sherry 在 112 年度中,只有下半年年資超過一年,
所以本應獲得的 7 天假要除以 2,等於 3.5 天假。
加總起來,Sherry 在 112 全年會有 3 + 3.5 = 6.5 天假。
而剩下的 3.5 天假則延到 113 年度,因此 113 年度,Sherry 會有 3.5 + 5 = 8.5 天假,往後依此類推。
歷年制較常出現於大型的企業組織,方便人資在年初統一處理所有人的特休天數,不需要在每位員工到職日時額外給假。
學年度制特休計算
學年度制為教育事業單位使用,與歷年制相同依據年資會分段給予特休。其餘還有其他特殊的年度區間,不妨向企業人資請教。如果看完以上這些計算案例及圖表,還是有些不了解,可以採用政府提供的「特別休假日數試算系統」做計算。
特休沒休完怎麼辦?離職前特休能換錢嗎?
有些時候可能因為工作太忙碌或一時忘記,常常沒來得及使用特休。即便如此法律仍有配套的措施,特休是可以換錢的!
一旦特休因為年度終結或契約終止而沒休完,沒休完的天數,雇主要依法發對應天數的工資。若為辭職、裁員等因素導致契約終止,雇主也必須以未休之天數發放工資。
除了換錢外,特休也是可以遞延至下一年度的,只要雇主與員工經過協商後,未休之天數可以遞延,以順延一年為限。
月薪 3 萬的 Sherry 辭職時仍有 3 天特休沒休完,
那公司依法要補償 3萬 / 30天 * 3 未休之特休日 = 3000元給 Sherry。
不過這裡要注意,特休換錢是以一個月 30 天做計算,而不是實際工作日,也就表示換算下來,不一定會比放一天假還要划算 。
勞基法特休使用規定常見問題
Q:特休可以臨時請嗎/特休需要於多久前提出?
Yourator會員限定專欄✨
請先註冊或登入以瀏覽全部內容
已是會員嗎? 馬上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