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我就怕被罵」是大多數人在職場中,經常會在腦袋閃過的想法。害怕提出想法被反駁、畏懼說出內心所想會遭致異樣眼光,變成讓成員主動提出想法的最大障礙。然而,我們會出現這樣的想法並非偶然,而是與組織長期給予成員的「心理安全感」有關。
近來,許多國際級企業都開始追求以人為本的多元共融、DEI(多元、公平與共融,diversity, equity and inclusion)目標,職場的「心理安全感」瞬時成為報章雜誌熱議的話題。心理安全感是什麼感受、如何在職場中營造?對個人、企業而言,它為什麼重要?心理安全感能夠帶來多少績效的成長?本集《職涯旅行家》邀請《女人迷》課程專案副理 Tifa,和我們談談如何用心理安全感的方法論轉動企業。
➤ 點此收聽完整的 《職涯履行家 Creating Our Future》Podcast 內容
什麼是心理安全感?在人際關係中「敢於冒險」
關鍵句:「如何讓人在組織裡面的人際關係當中,會感到安全」、「在人際關係中敢於冒險」
針對「心理安全感」這個概念,Tifa 指出心理安全感會讓我們不會害怕提出自己想法時,會遭受異樣眼光和批評。因此,心理安全感具體關心的是,在一個組織當中,人們是否能提出不同的想法、或對於自己正在做的事情擁有不確定感時,是否可以主動說出自己內心的不安、提出失敗的可能。
換句話說,當人們處於高心理安全感的環境,會更願意說出自己真實的想法,這些想法將有助於團隊預防失敗和錯誤。
Tifa 接著說明,強大的團隊通常會有「高犯錯率」,並且存在較高的心理安全感。「犯錯率高不是指在舊的事情上一直犯錯,而是他們會願意嘗試實驗性、可能的失敗,並提出可能的求救。」
她也提到:「有一次在內部團隊的提案會議中,需要行銷部門給予建議,但我卻沒有準備好資料,導致會議浪費了大家的時間。那對我來講,就是一個失誤!但是後續主管瑋軒並沒有責備,反而是優先了解我的狀況,並提供建設性具體作法,鼓勵我下次會議再準備得更好!」高強度的心理安全感會將實驗性的基因植入組織,幫助成員更容易發現錯誤,推動組織最終得到更好的成果表現。
在近年來,職場「心理安全感」的討論聲量日漸提升,她也認為這與「ESG」、「SDGs」的趨勢息息相關。「希望不要遺漏任何的人。」當大眾對 ESG 的 E(Environment)關注的環境、減碳議題討論愈趨成熟,大家也開始將眼光放向「人」的身上。
此外,世代的差異也是「心理安全感」成為職場核心關鍵字的主因,像是:與五、六年級生相比,七、八年級生,更追求工作與生活的平衡、期待被對待的方式也所不同,跨世代溝通成為職場上的新課題,能讓人在職場暢所欲言的心理安全感,則作為跨世代溝通的前提。
➤ 延伸閱讀:DEI(多元共融)的定義是什麼?為什麼企業需要打造具備 DEI 的環境?
如何觀測職場「心理安全感低落」的訊號?
「這樣回好嗎」、「會不會讓人覺得冒犯」、「會不會讓人覺得我不夠專業」...。
Tifa 點出,要觀察職場的心理安全感,可以從你回訊息時,思考的時間長短做判斷。若花太多時間在考量發出去被罵的可能性、感受到強烈的不安全感,就可能是心理安全感不足的跡象。
此外,在會議時能否表達心理想說的想法,也是一個常見的判斷依據,低落的心理安全感,將讓成員因為害怕被反駁,而不敢提出自己的想法。
「自己是不是別人都還沒把話說完,就直接給意見?」許多語言訊息、非語言訊息都會降低他人、團隊的心理安全感,Tifa 提到在他人表達意見時插嘴、直接給意見的情境,也會讓其他人產生「你根本不懂我」的想法,並選擇以後都不在團隊中表達自己的想法,形塑低心理安全感的團隊氛圍。「在亞洲的文化,事情錯了,你就認為我不好」,她也觀察到,在許多亞洲的職場裡,人和事往往是綁在一起的,若無法理性的討論事情,也會影響心理安全感。
➤ 相關閱讀:我誤入有毒職場了嗎?5 大特徵,辨識讓你萎靡不振的有毒環境!
女人迷用「提供選擇」營造心理安全感
回憶剛加入女人迷時,Tifa 就發現到女人迷在各式的職場環節「提供選擇給夥伴」,有意識地在經營具有高度心理安全感的環境。像是在線上會議開始時,主持人都會提醒大家「可以用自己舒服自在的方式」、不會強迫開鏡頭;或是,主持人會替第一次加入會議的人,補充會議的脈絡,並介紹與會的其他成員,也在團體會議當中,鼓勵成員發表自己的看法。
「我想跟你討論任務的支援,但我想先確認你的時間是不是可行的,我先提出來給你先聽聽看,如果你覺得這個項目你沒辦法承接,也沒有關係。」
Tifa 也以一次的跨部門協作溝通舉例,表示女人迷內部的溝通模式,不同於「直接、被動地被指派任務」,會透過深度的討論,讓夥伴可以更放心地說出自己的想法和疑慮。
➤ 延伸閱讀:D&I 策略間|還在用學經歷篩選人才?迪士尼用 D&I 找到對的人!
心理安全感的重要性:挖掘神隊友、提升 80% 的團隊績效
「一開始大家都是滿腔熱血的來到一個新的環境」,Tifa 指出缺乏心理安全感的環境,即便問題出現,也不會有人想挺身而出,大幅減低團隊人才面對工作的積極性、接收到的挑戰性,是人才流失的主因;反之,有了高度的心理安全感,無疑可以快速挖掘不同人才的潛力,組織成員除了做好自己的工作範疇外,對於其他部門的事務也會勇於發表自己的想法、承擔新的任務。
簡而言之,心理安全感的有或無,將導致團隊往「成長性」、「僵固性」思維光譜的兩端前進。「你希望你的隊友是神隊友還是豬隊友?」Tifa 說明,團隊有了心理安全感奠基,團隊成員就更能勝任「神隊友」的角色,有動能主動互補彼此的不足,遇到難題時,也能共同思考解決方式;若以 Deloitte 數據來看,能提升百分之八十的績效。
最後,Tifa 也分享女人迷 2022 千人大職場調查結果,雖然將近 96% 的人希望職場具有多元共融意識,但目前只有約兩成企業有在落實多元共融,這也是影響組織心理安全感,顯見理想與現實間巨大的差距。
「不論是主管級的還是個人,都需要兩邊的動能去努力才能去轉動」,她點出台灣職場必須由上到下、在職場各類環節共同努力,才能翻轉過往威權式的文化,逐步營造心理安全感。」
加入多元共融進行式:Yourator DEI 求職專區
若你也嚮往具有高度心理安全感的職場環境,Yourator 和女人迷合作,推出台灣首個以 DEI 為主軸的主題職缺專區,彙整落實 DEI 多元共融目標、不遺漏任何人的企業,帶你看見職涯的另一種可能性,找工作不只考慮薪水待遇,職場環境也很重要!
➤ 進入《Yourator x Womany DEI 多元共融求職專區》
➤ 延伸閱讀:
D&I 策略間|升遷管道透明公平,eBay 用 D&I 培養女性頂尖人才
誰說軟體出身的女性不懂硬體?專訪 Dell 臺灣研發中心董事總經理莊育豪:去除無意識偏見,企業才可能做到適才所用
什麼是幸福企業?專訪台灣輝瑞:「每個人都值得被看見」的 DE&I 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