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習經驗真的有差嗎?還是打工、家教才是比較實際的選擇?」相信許多大學生都曾在課業與未來的焦慮中,陷入這樣的拉扯。有人說實習是邁向理想職涯的入場券,也有人擔心實習只是打雜、浪費時間。到底該不該實習?又該怎麼找到真正適合自己的機會?
事實上沒有一條路是唯一解,關鍵在於你怎麼選、怎麼做,以及能從中學到什麼。本文結合了 SEO 實習生 Ariel 和平面設計師 Jenny 的親身經驗,帶你拆解「實習焦慮」:從如何尋找實習機會、比較不同選擇,到如何讓自己的實習經歷成為履歷亮點,幫助你做出最適合自己的職涯決定。
點此收聽本集 Podcast
本文目錄:
超多實習好缺都在 Yourator 實習生專區,找實習看這裡就對了!
找實習不踩雷!除了看 JD 以外你還可以這樣做
找實習時,很多人看到 JD(職缺描述)覺得「好像不錯」就衝動投遞,卻沒有花時間了解公司背景和產業方向,結果很容易踩雷。想找到真正適合自己的實習,建議可以多做幾步功課。
透過 Linkedin 建立人脈
Ariel 分享,她在投履歷前會先上 LinkedIn 搜尋曾在該公司實習過的人,主動詢問工作內容、團隊文化、學習資源等真實經驗。比起 JD 上的文字,這些來自第一線的回饋更貼近實際狀況。大多數人其實都很樂意分享,只要你願意主動開口。別小看一場簡單的 coffee chat,那可能成為你找到理想實習的關鍵。
評估實習與未來職涯方向的關聯性
同時,也別忘了評估這個實習是否對你的職涯有幫助。不只是看職位好不好聽,更要思考它是否能培養你想要的技能、是否和你未來想走的方向有連結。這樣的思考,會幫你做出更適合的選擇。
➤ 延伸閱讀:
實習、打工還是家教?怎麼選對未來最有幫助?
大學生常在「實習、打工、家教」三種選擇中猶豫不決,各有優缺點,那該怎麼做出最適合自己的選擇呢?
收入 vs. 學習成長
家教通常時薪較高,對需要穩定收入的學生來說是個不錯的選擇。不過這類工作的學習曲線較平緩,習慣工作內容後很難有大幅的進步空間,不利於新技能的培養,久了容易陷入舒適圈。反觀實習的薪資可能跟基本工資差異不大,但能累積實戰經驗、建立人脈,對未來職涯發展幫助更大。
提早探索職涯方向
實習最大的價值,是能有機會提早接觸不同產業和職位,從實際參與工作中,慢慢摸索出自己真正有興趣、想深耕的方向。如果你對未來職涯已經有初步規劃,選擇相關領域的實習,更能為履歷加分,也會在求職時脫穎而出。當然,如果能有效平衡生活和工作,也可以同時兼顧家教和實習,不只能維持收入,還能累積實戰經驗,兩者並行其實也很不錯。
➤ 延伸閱讀:大學一定要實習嗎?實習是去打雜嗎?新創實習帶給職涯的 4 大幫助
實習轉正該具備的心態
如何在實習結束後成功拿到 return offer 也是很多人關心的話題,Jenny 也分享自己的轉正心得:
跳脫「實習生心態」
不要把自己視為這家公司的「過客」,而是要學習抱持著正職的心態去完成任務。在實習過程中,不僅要思考「我能從這份實習帶走什麼」,也要站在公司的角度,更積極地挖掘自己能為企業帶來的貢獻。透過更積極的爭取機會,而非被動完成主管指派的任務,你也會從這份實習中獲得更多學習與經驗。
主動建立人脈
除了在實習過程中展現積極的態度之外,你還可以和同事、主管主動建立良好的關係,這不僅能讓實習工作更加順利,他們或許會成為未來求職時的重要資源。即便公司目前沒有 headcount,維繫職場關係也更有助於帶來其他機會。
➤ 延伸閱讀:
如何讓實習成為求職加分項?
實習不是為了填滿履歷,而是讓你更認識自己、累積成長。開始之前,先問問自己幾個問題:實習的目的是什麼?為什麼是這家公司?為什麼是這個職位?
想清楚這些,才能知道你真正想帶走的是什麼。
實習過程中,除了完成主管交辦的任務,也要主動爭取學習機會、積極協助公司解決問題。除此之外,也別忘了記錄實習期間做過的努力與成果,例如做過的專案、學到的技能。最後,主動尋求建議與回饋,也能幫助你調整步伐,持續優化自己,把實習經驗變成未來的跳板。
➤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