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 AI 技術不斷進步,許多軟體工程師與 AI 工程師開始擔憂自己的工作會不會被 AI 取代?然而,AI 的出現確實改變工程師的工作模式,本文將探討 AI 如何影響工程師工作內容、職涯、以及工程師應該掌握哪些新技能,在 AI 時代脫穎而出。
點此收聽本集 Podcast
本文目錄
- AI 如何改變軟體工程師與 AI 工程師的工作模式?
- 工程師真的會被 AI 取代嗎?聯合國與世界經濟論壇這樣預測
- 工程師如何與 AI 協作?必學的未來職場關鍵技能
- 與 AI 共存,讓自己成為不可取代的工程師
AI 如何改變軟體工程師與 AI 工程師的工作模式?
隨著 AI 工具的普及,工程師的工作方式也發生了變化。過去,工程師花費大量時間在寫程式碼與查找解法;現在,AI 工具能夠快速產生程式碼,甚至提供最佳解決方案,工程師的角色逐漸從「寫程式」轉變為「審查與優化 AI 生成的程式碼」。
AI 如何影響工程師的日常工作?
- 開發效率提升:透過 AI 產生程式碼,工程師可以更快完成基礎開發。
- 學習與查詢方式改變:許多工程師不再依賴 Stack Overflow,而是直接向 ChatGPT 或 Copilot 詢問問題。
- 技術技能的轉變:工程師的核心技能不再只是「寫程式」,還要學會「審查 AI 產出的程式碼」並確保其符合需求。
過度依賴 AI 會怎樣?
- AI 能加速解決問題,但過度依賴可能讓工程師變得不再思考,降低對基本語法與邏輯的掌握度。
- 依賴 AI 產生程式碼後,工程師需要更多時間來審查與優化,而不是盲目使用。
- 最佳策略:將 AI 視為輔助工具,而非完全替代自己的技術能力。
➤ 延伸閱讀:ChatGPT、Copilot 來襲,工程師會被能寫程式的 AI 取代嗎?
工程師真的會被 AI 取代嗎?聯合國與世界經濟論壇這樣預測
關於 AI 取代人類工作的討論從未停止,但實際上,AI 並非所有工程師的敵人,而是加速變革的推動力。根據世界經濟論壇 ( WEF ) 的報告,部分職位確實面臨自動化風險,但也有許多新興職位將會誕生。
哪些職位最容易被 AI 取代?
- 重複性高、創造力低的開發工作:如資料輸入、文書處理人員等。
(圖片來源:2025 世界經濟論壇報告)
需求成長最快的工程師職位?
根據聯合國與 WEF 預測,未來幾年內,大數據工程師、Fintech 工程師、AI 工程師等職位將大幅成長:
這也代表工程師並不會被 AI 淘汰,而是因應趨勢改變工作技能。
(圖片來源:2025 世界經濟論壇報告)
➤ 延伸閱讀:工程師會被取代嗎?六角學院校長教你反過來用 AI 提升競爭力!
工程師如何與 AI 協作?必學的未來職場關鍵技能
與其擔心被取代,不如學習如何運用 AI,提高自身價值。未來的工程師需要掌握更多的跨領域技能,才能在 AI 時代站穩腳步。
必學技能 1:Prompt Engineering,提升 AI 生成代碼的準確度
- AI 產生的代碼品質取決於工程師輸入的指令
- 學會設計精準的 Prompt,讓 AI 產生符合需求的代碼
- 例如:使用 GPT-4 生成代碼時,提供詳細的需求描述與範例,提高正確率
必學技能 2:強化跨領域溝通能力,從純技術走向商業應用
- 現代工程師不再只是寫程式,而是需要與產品經理、設計師、行銷團隊緊密合作
- 學會理解商業需求,才能設計更貼近市場的技術解決方案
- 參與跨部門會議,了解公司整體策略,讓技術發揮更大價值
必學技能 3:提升系統架構與決策能力,讓 AI 為你所用
- AI 目前仍無法完全取代架構設計與決策分析
- 具備良好的系統設計能力,才能有效運用 AI 提高工作效率
- 例如:開發大型專案時,工程師需要評估 AI 產出的代碼是否適用於特定架構
➤ 延伸閱讀:【職業開箱】認識軟體工程師:前端、後端、全端、AI、區塊鏈...|軟體工程師工作內容、薪水、技術&能力
世界經濟論壇預測:未來人才需要的前 10 大核心技能!
- Analytical thinking: 分析思維:是雇主最看重的技能,有七成企業認為到2025年是必備技能。現在企業決策越來越依賴數據(像是AI、大數據),但光有數據不夠,需要有人能夠看出背後的意義與趨勢。
- Resilience, flexibility and agility: 韌性、彈性和靈活性:從疫情、科技革命到市場波動,現在職場最大的常態就是「變動」 企業要的是「不怕變、不怕錯、跌倒能站起來」的人。
- Leadership and social influence: 領導力和社會影響力:現在很多工作都是團隊協作,能夠帶動他人、影響團隊氣氛的人,就是價值所在。
- Creative thinking: 創意
- Motivation and self-awareness: 動機和自我意識
- Technological literacy: 科技素養
- Empathy and active listening: 同理心和積極傾聽
- Curiosity and lifelong learning: 好奇心和終身學習
- Talent management: 人才管理
- Service orientation and customer service: 服務導向和客戶服務
(圖片來源:2025 世界經濟論壇報告)
與 AI 共存,讓自己成為不可取代的工程師
工程師職涯並不會因 AI 而消失,而是進化為更高層次的角色。關鍵在於如何運用 AI 提升自己的能力,而非被動等待變革。未來的工程師,將會是懂技術、善於溝通、擅長與 AI 協作的跨領域人才。
➤ 延伸閱讀:工程師的跨領域之旅!5集Podcast看其他工程師怎麼成功轉職!
資料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