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 Yourator 團隊特別採訪到聯發科技的資深工程師同仁-「軟體工程暨產品安全本部 工程流程設計處」軟體管理部經理 YiKuan Huang (黃義焜) (以下簡稱 YK),準備打破大眾對於聯發科的既定印象,一窺這間竹科大廠最真實的樣貌。以及新鮮人若想進入聯發科,需要在哪些層面加強準備,才能成為聯發科想要的頂尖人才,挑戰國際級的產品市場!
聯發科的軟體工程師,比你想像中還要多
擁有17 年工作經歷的 YK,其中有 13 年在聯發科度過,一路見證所屬部門從相對小型的單位,成長為一兩百人的大部門,自己也晉升為管理十多位工程師的部門經理。回想當年加入聯發科後,最顛覆他既有印象的一點,YK 表示:「我當初以為聯發科這類 IC 設計公司就是專門做晶片的,晶片工程師的數量應該比較多。」事實上,聯發科內軟體工程師的數量,佔所有工程師的比例超過七成,大多數成員都在電腦前撰寫軟體。而身穿防護衣,在產線前辛勤工作的身影,則屬於 IC 製造的範疇,不會在聯發科出現。
為何聯發科需要如此大量的軟體工程師?YK 以近幾年主力經營的手機晶片產品線為例說明:「我們雖然是賣手機晶片給客戶,但都會附上完整的公版軟體,功能已經相對完善,可以控制開關機、有許多 App 可以使用。客戶甚至只需要做簡單的客製化,例如放上自家的 Logo,就能成為架上販售的產品。」因此組織內也有軟體業常見的 PM、UI Designer 等角色,協助提供軟硬體高度整合的晶片設計方案,這也是聯發科在國際市場屹立不搖的一大關鍵。
成為組織運作的加速器,為世界級的生產線加值
YK 所屬的部門為「軟體工程暨產品安全本部」,YK 解釋道:「我們的單位比較特別,介於真正開發軟體產品及 IT 部門中間,關注的範疇是如何提升公司內部產品開發的效率以及品質。」如果以軟體產業比較熟悉的名詞來說,比較接近 DevOps 的角色, 也很像支持公司軟體工程運營的 PMO (Project Management Office) 角色。
YK 強調,聯發科是台灣少數會有超過一千位軟體工程師在同個產品線上運作的企業組織,需要面對的問題也與大眾熟知的軟體開發完全不同,主要著力的面向可能包含版本控管,如何確保工程師開發的內容不會相互衝突等。「這類開發流程的改善,需要企業體達到一定的規模,做起來才會有槓桿的效果,因為當你每做一個改善,就能對公司整體帶來極大的改變。聯發科海內外總共有上萬名員工,其中軟體工程師有數千位,如果我們能幫一位工程師一天省下 30 分鐘,整間公司一天就能省上萬分鐘,因此,只要專注於你手中的任務,就能帶來顯著且巨大的改變,這是在中小型的軟體公司很難體驗到的。」
軟體工程暨產品安全本部主要透過人工智能,升級原有的產品開發製程。YK 以微軟近期與 GitHub 聯手打造的 AI 自動編寫程式碼工具 Copilot 為例:「以前寫程式時,工程師需要打完整行程式碼,但現在工程師只需要打前三個字,AI 就會自動幫你完成整行程式碼,我們想打造出類似的服務,全面提升工程師的生產效率。」YK 期許 AI 賦能後的聯發科,能夠成為「智慧軟體工廠」,透過 AI 全方位的輔助,讓工程師告別開發流程中相對繁瑣的步驟,更專注於優化產品,維護完美品質。
強調彈性協作溝通,以新血活化組織
許多求職者,特別是 Z 世代的新鮮人或者新創背景的工程師,會在意類似聯發科這樣的大型企業,在協作溝通上會不會相對緩慢,或者有過多組織規章需要遵守,限制員工的自由度,YK 一一進行說明。
在組織框架上,YK 說道:「聯發科其實是個相對扁平的組織架構,最下層是二級單位,可能有個位數到十幾位成員,再往上是一級單位,從 20 幾位到上百位成員都有,再往上就是 BU Head 等高階經理人。」因此,新人加入聯發科之後,最常接觸的就是二級主管或者一級主管,其他人的地位都是相對平等的,不會有大眾印象裡大型企業框架多,階層嚴密的情形。YK 也表示,針對任何想發表意見的事項,公司都提供通暢的回饋管道,HR 也會定期做出回覆,盡全力讓每個人的聲音都能被聽見。
而在協作溝通的面向上,YK 提到:「我們使用 Jenkins、Docker 等平台工具,也導入了 Google Cloud Platform。專案管理工具方面,各產品線會依不同的需求導入不同的工具,包含軟體業界常用的 JIRA,或是 Microsoft 的解決方案等。軟體工程部門會擔任各個產品線的顧問,負責評估安全性或系統整合性,提供導入工具的建議。」此外,今年疫情影響眾多公司的日常營運,YK 卻表示:「聯發科大多數的軟體部門轉換到 remote work 後,幾乎沒有效率上的打折,之後或許也可以變成一個工作選項,讓有需要的夥伴們都能透過遠端協作。」
部分工程師可能會在意企業是否導入敏捷開發流程,YK 對此進行說明:「大組織跟小組織能夠套用的軟體方法論不盡相同,一些較大的產品線還是會使用較為傳統的軟體開發流程。但在一些較小的單位,為了讓開發更加靈活,我們也嘗試導入 Scrum、Agile 等方式。」YK 也提到,近期有許多來自新創圈的夥伴加入,為原有的開發環境帶來新的思維:「待在公司多年的同仁可能會認為一切都很合理,反而這些剛加入的新血,能夠以局外人的眼光帶來新的概念、想法。對此,只要他們能提供充分的資料,證明新作法能組織運作更有效率,開發上更有彈性,我們對於這塊是相當開放、願意溝通的。」
強調人才育成,手把手彌平產學差距
提及新血招募與世代溝通,YK 順帶說明聯發科新人的入職訓練規劃,主要分成兩塊:
- 由 HR 部門負責的新人訓練:從必備的法務知識、環境介紹等,到職場軟實力如簡報、溝通技巧的訓練等。
- 各部門專業的 Domain Training:會評估你當下的技術實力,打造為期三個月的訓練課程,每週都有安排好的進度以及追蹤點,並且會有導師帶領學習,讓新人能克服入職到實際接案間的技術落差。
YK 強調:「由於招募的人才主要都是新鮮人,因此我們對於教育訓練投入很多心力,甚至還有自己的 E-Learning 平台,不會有快速推新人上火線的情形發生。」
即使在培訓期過後,聯發科依舊會提供許多培訓機會。以本次推動的 AI 專案為例,為了找到最適合各部門的 AI 導入方案,公司會分派工程師們到台灣人工智慧學校,或者鄰近的清大、交大參與 AI 的訓練課程。YK 也以自身部門為例:「過了新手時期,domain knowledge 逐漸紮實後,我們也會期許工程師們慢慢轉型,不只做開發,而要開始去推動一些跨部門的溝通與協調,甚至轉換為管理職。」身為主管, YK 期待所有新人除了發揮個人專長以外,也更能在聯發科挖掘屬於自己的獨特價值,活出非凡的成就感。
對於想要加入聯發科的新鮮人,會給予怎樣的建議?
對於想加入聯發科的新鮮人,YK 強調:「我們這邊用人,過往經驗只是次要考量,主要在乎你的人格特質、學習能力。如果你學習能力夠好,我們也相信無論在哪個 Domain,你都能迅速進入狀況,發揮影響力。」
也因此,聯發科用人以新鮮人或相對 Junior 的求職者為主力招募對象。YK 深入說明:「聯發科招募主要以資訊工程相關科系、或者電機系中學習領域偏軟體背景的求職者找起。面試過程中,會深入從論文、過往專案等面向了解求職者做的東西夠不夠扎實、還是只懂皮毛而已。」因此對於基礎知識的掌握度,能否清晰且深刻描述自己的專業技能顯得特別重要。
至於需要會哪些程式語言才能進聯發科呢?YK 表示,每個產品線有各自的需求,沒有主流的 Techstack。「大部分的晶片程式都是以 C / C++ 寫成的,類似我們這種負責流程自動化的部門,主要用到如 Python 等比較新的語言,搭配 Angular 等前端框架,因此投遞前記得仔細閱讀職缺資訊。」
如果你對自己的專業知識有把握,想體會台灣頂尖的軟體開發文化,親手打造能立足於國際市場的產品,成為新世代的 AI 人才,現在就來瀏覽 聯發科的職缺 吧。
- 運算系統工程師(歡迎畢業生)
- SoC Computing System Architecture Engineer(歡迎畢業生)
- 人工智慧軟體工程師(歡迎畢業生)
- 機器學習與電腦視覺演算法工程師 (AI) (歡迎畢業生)
- AI IC 軟體工程師 (System Software, Compiler & AI) (歡迎畢業生)
- GPU 系統軟體工程師(歡迎畢業生)
➤ 更多職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