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三個人創業的第一天開始,我們就相信設計可以成為普世價值,它應該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
十年時間, Pinkoi 在壯大亞洲設計生態圈的路上越走越遠,為數眾多的獨立設計師、設計品牌透過 Pinkoi 接觸市場,成功跨足國際,成為世界舞台閃爍的設計之光。推進 Pinkoi 前進的核心動能之一,源自於產品團隊的信念-為使用者解決問題,就一定能同時帶來商業價值。
《Pinkoi Career Week》十週年系列活動,9/15 迎來第二場線上論壇〈Product Talk〉,由 Pinkoi 共同創辦人暨產品長 Maibelle 帶領觀眾走入時光隧道,一同見證 Pinkoi 產品團隊十年來不停壯大與突破的成長歷程。接著由兩位團隊成員:Product Designer Saha 以及 Product Manager Mark 分享產品設計師如何在設計流程結合數據思維,平衡感性的創意與理性的數字。以及產品經理如何與 UX Researcher、Product Analyst 兩個台灣少有的 functions 協作,用更廣闊的角度替產品增值。
Growth Designer 如何從數字海裡畫出設計稿?
什麼是 Growth Designer?
Saha 去年加入 Pinkoi,目前在 Pinkoi Growth Team 擔任 Growth Designer。
為了由淺入深的帶領觀眾了解 Growth Designer 的職責與特色,Saha 將產品人都瞭若指掌的 Product Design Cycle 與 Growth Team 獨有的 Growth Design Cycle 做對比。
攤開兩種不同的設計循環, Saha 強調,最大的差別在於 Product Design Cycle 以問題為出發點做前期研究與指標設定,而 Growth Design Cycle 則融入 Growth Mindset,著重於商業目標,透過實驗迭代圈,反覆貼近最初設定的商業目標。
這也帶出 Product Desinger 與 Growth Designer 本質最大的不同-Product Desinger 以 Product 為核心,以解決使用者痛點為目標設計產品。Growth Designer 則以製造最高影響力為核心(Focused on highest impact),並注重成效追蹤,每次的實驗是為了 Delivery Learning、發現新的機會點、獲取更深入的用戶洞察,而不會追求每次都必須推出新功能上線。
在基礎講解完 Growth Design Cycle 與常見 Product Design Cycle 的差異後,Saha 將 Pinkoi 團隊執行專案的流程,拆成四大部分說明與舉例,分別是「定義問題」、「策略提案」、「實驗設計與上線」、以及最後的「成效分析」。
專案進行第一步:定義問題
定義問題形同打下一棟房子的地基,需要有足夠資料的支撐,建築才會穩固。Pinkoi Growth Team 會使用 AARRR 框架來了解使用者從開始到成功轉化的行為路徑,以及哪些環節出現流失用戶的斷點,分別的具體數據,從中鎖定一個商業目標,成為專案主體。
此外,Pinkoi Growth Team 內部也有資料科學家、UX Researcher、Product Analyst 等角色協助進行前期研究,以數據、用戶調查等形式找出潛在的機會點。接著團隊成員會進行指標設定,並在指標太大時討論如何進行拆解。
專案進行第二步:策略提案
定義問題後,專案進入實驗迭代迴圈,首要的任務是策略提案。Saha 強調,這部分與前期得出的痛點與機會點息息相關,也會請 UX Researcher、Product Analyst 以競品分析、數據分析等形式進行質量化分析,找到進一步的機會點。
然而,有時即便調研大量資料,做足分析,發展策略提案還是有毫無頭緒的時候。Saha 提到,團隊最常遇上的困難有兩點,分別是部分資料、數據不易取得,或者無法從資料中得出直接的 finding,例如對特定功能的回饋,49% 的使用者喜歡 A ,51% 的喜歡 B 的話,完全無法對此下決策。
此時,產品團隊會採取更加直接的方式,就是招募真實的使用者來做訪談,或者召開 workshop,與團隊內與第一線接受反饋的隊友(如客服、行銷團隊)聊聊,盡全力取得有用的 insight。
而有了眾多提案後,又要如何決定哪個提案該被優先執行呢?
Saha 拉回身為 Growth Designer 最大的關注點:「Focus on Highest Impact」,並用 RICE 模型進行影響力評估,包含四個指標:
- Reach:每個提案的觸擊人數
- Impact:每個團隊成員認為的影響力有多高
- Confident:每個團隊成員對於提案成功的信心指數
- Effort:有了以上三個指標,再除以提案需要消耗的總體資源。
透過 RICE 模型,所有成員的意見透過數據化的形式得到彙整,同時應證 Pinkoi 重視所有成員意見的核心理念, Saha 強調:「在 Pinkoi,都是由團隊評估後凝聚共識決定專案的方向與優先序,不會有老闆說了算這種情形發生。」
專案進行第三步:實驗設計與分組測試
在實驗階段,團隊會透過埋點追蹤、分組驗證等方式追蹤實驗成效,同時也需要與工程師夥伴確認實驗的開發可行性。
實驗將會透過 A/B testing 的方式,透過專案定義的時程範圍內做實驗迭代,找出待驗證問題的最佳解,以驗證商業目標。
專案進行第四步:成效分析
在實驗最終上線,取得初步數據後,接著團隊會進行數據判讀,確認實驗是否達到專案設定的指標,並依照結果進行實驗的迭代優化,或上線。
小結
“Don't get hung up on your views of how things should be because you will miss out on learning how they really are.”
講座最後,Saha 以橋水基金創始人 Ray Dalio 的名言作為總結,並再次強調:「產品設計時,主觀的判斷沒有證據的支持,大膽假設小心求證,才能找到成長的突破口。 」
UX Researcher、Product Analyst 如何使 PM 如虎添翼?
在 Saha 的分享內容中,屢次提到 UX Researcher、Product Analyst 兩個職位。然而,台灣部分企業不一定會招聘這些職能的人才,導致大眾對他們熟悉度不高。〈Product Talk〉最後一個講次,由 Pinkoi 產品團隊 Ad Squad 的 Product Manager Mark 揭開 UX Researcher、Product Analyst 的神秘面紗,並且說明他們如何協助 PM 以廣而深的角度洞悉使用者需求,精確擊中痛點,達成商業成長。
不同的視角、不同的風景,Product Analyst 看見了什麼?
為了說明 Product Analyst (以下簡稱 PA)在產品團隊的角色定位,Mark 以專案起步時,確立指標的環節開始說明:「在 Pinkoi 產品團隊中,有多個橫向的小團隊,負責不同面向的產品需求,各團隊都會被賦予一個以上的主要指標。」因此,PM 邏輯上會希望將主要指標切成次級指標,由不同專案或功能分別解決(優化),並確保這些關鍵的次級指標都有被照顧到。Mark 此時拋出了一個疑問:「但在實務上,改善小指標(次級指標)的問題,大指標(主要指標)就會變好嗎?」
「很多時候,答案是不一定。」
因此,如果能夠在投入任何時間成本以前,確認是否合理且正確地拆分主要指標,便能確保效益。或當在策劃每個次級指標時,確認它們的關鍵程度、能夠對主要指標能夠產生多大的影響力,在產品推進的過程中更易於掌握優先度和方向。
「通常在思考如何提升購物體驗,首先會去逐步分解消費者的購買脈絡和過程。」
在 PM 理性推導中,用戶在造訪平台之後,可能會去搜尋關鍵字、瀏覽分類或觀看商品細節,接著才有機會加入購物車,最終達成結帳轉換。這過程是由許多轉換率(N%)組成,如果我們幫助消費者在這些轉換階段都能夠獲得成功(轉換率提高),最終應該能夠獲得豐碩的成果。
然而,用戶的行為並非如此單純,當 PA 具體分析完顧客行為後,實際的情形如下圖:
Mark 笑著向觀眾解釋宛若抽象藝術的示意圖:「每一個矩形垂直的顏色條,都代表顧客所做的動作,例如客戶去看某一商品的頁面,或是搜尋關鍵字等任一動作。而黑色的不規則的線條,則是人流的流向。」由此可知,PA 利用數據所分析出的用戶行為,其購買脈絡與過程與前一張圖大不相同,複雜程度超乎想像。
為什麼 PM 與 PA 所看的角度大有不同呢?Mark 解釋:「首先,顧客產生的某些行為,可能是我們沒有意識到或是過去不曾發生的,也就是盲點。此外,用戶行為的相依性和複雜性極高,也不適合作為團隊指標使用,但可以幫助我們看出隱藏在轉換率中的潛在風險。」事實上,在產品設計實務中,每個節點都存在潛藏的風險,例如我們可能提高了消費者前往搜尋關鍵字的轉換率,但不見得就能夠帶來更多訂單(Purchase),因為用戶可能就此迷失在搜尋結果的汪洋大海中。
Product Analyst 能做什麼?釐清、回答假設
專案中的每個成員,在進行各種行動之前,一定都對於所作所為有所假設,例如 : 「如果我們可以對...,做出...改動,是不是就能夠達到...的效果?」
此時 Product Analyst 的角色便是釐清並回答這些假設,協助在團隊實際行動前,透過數據驗證假說,現有的數據旁敲側擊假說是否合理,大幅縮短試錯時間,不需要上線後才發現假設不正確或不易驗證。此外,隨著產品發展,數據追蹤也會變得較爲複雜,為了避免當產品或新功能上線時,沒有合適的追蹤數據可供解析,導致不易驗證假設與成效的情況,此時 Product Analyst 就能事先確保我們擁有足夠的追蹤節點,讓每次的功能發佈後,能夠獲得幫助團隊成長的 Learning。
➤ PA 對於 PM 的幫助,主要能歸納為以下三點:
- 與 PM 一同了解用戶的行為與變化,掃除盲點
每個職位看待事情的角度各有不同,PM 可能會進行理性的線性思考,而 PA 能幫助 PM 由不同的數據角度切入,看到更多可能。Mark 以知名遊戲角色瑪利歐舉例:「PM 的角度可能只能看到像素風格的輪廓,較爲模糊。但如果有 PA 的幫助,說不定就能透視馬力歐的內部與外部構造,看到 3D 的瑪利歐。」
- 定位指標、問題,掌握關鍵樞紐
PA 可以從數據上發現使用者的使用上的問題,或是挖掘潛在的關鍵樞紐,讓團隊能對此發想撬動樞紐的對策,協力推進指標。 - 協助 PM 能於事前事後評估成效、控制期待
利用數據評估成效,事前阻止問題發生,節省團隊時間。
百變的迷人角色,UX Researcher 究竟像什麼?
進入介紹 UX Researcher 的環節後,Mark 插入了一個小問題:「 大家覺得,使用者研究員對產品團隊來講,更像是什麼角色?」其中出現如說書人、預言家或圖書館館長等奇妙的選項。面對觀眾的好奇,Mark 不疾不徐的回答:「全都是。」
Mark 緊接著說明:「UX Researcher 需要做使用者研究、訪談、調查、競品分析,並統整研究,讓大家能夠聽懂,這是說書人的特徵之一。」此外,當 UR 做使用者訪談時,使用者容易過於天馬行空,偏離訪談主題,例如與使用者訪談運費系統相關問題,卻聽到他對於評價功能的抱怨。因此,對於同個議題的蛛絲馬跡,容易散落在不同主題的研究報告裡,需要如同圖書館館長般建立良好的知識傳遞流程和環境,才能於專案循環中的發想階段提供更多素材和佐證。
在訪談使用者同時,UR 同時必須是敏銳的調查員、以及洞察人性的心理諮商師。Mark 解釋:「許多使用者在說出他的需求時,很少會表明原因 ,但我們需要主動挖掘受訪者更深層的想法、根本的原因,同時感受、同理受訪者的情緒。許多情緒與使用者反應,未必能從問卷裡問出,需要當場面對面聆聽。」
➤ UR 對於 PM 的幫助,主要能歸納為以下四點:
- 找到使用者痛點或解方的線頭
- 挖掘用戶內心底層的想法、感受用戶的情緒
- 釐清問題根本原因,以及用戶思考/行動的脈絡
- 有效率地進行使用者測試、問卷、訪談以及解析
走進現場,PM x UR x PA 如何合作執行專案?
專案前期探索階段
在 PM 確定本次專案的目標後,便會開始與 UR 分析先前的研究報告,或發起新的訪談,找出能夠切入的機會點,並得出初步的假設。有了假設之後,就輪到 PA 協助透過數據驗證假設,並在 PM、PA、UR 三者達成共識後,決定專案發展的大方向。在這個階段 PA 與 UR 是雙方的靈感來源,例如當 UR 不清楚該調出哪份研究報告時,PA 就可以從數據面切入協助與指引,反之亦然。
專案中期實驗、測試階段
中期階段,UR 與 PA 主要負責進行使用者測試與功能實驗。使用者測試(UR)中,首先挑選合適受測者,將測試目標轉化成受試者能夠回答的問題後,解讀測試結果;功能實驗(PA)則會先檢驗實驗假設,再透過數據分析、解讀得到成效驗證。
專案後期的驗收和追蹤階段
當後期改版完成後,UR 與 PA 可以再次回訪用戶,透過問卷回饋、定期滿意度調查、數據追蹤、監控機制,從而判斷改版過後,客戶是否有更加滿意的趨勢,或者延伸出新的問題需要解決。
➤ PM x UR x PA 的互助關係,可以總結為四點:
- 若產品團隊在產品策略、用戶洞察上遭遇比較大的挑戰,可以嘗試與 UR & PA 合作看看。
- UR & PA 分別在質化、量化方面,夠給予很大程度的協助,不論是專案前、中、後期都有發揮空間。
- PM x UR x PA 在合作過程中有機會產生化學反應,有助於催化產出成效以及效率。
- UR & PA 並非分擔掉 PM 的工作,而是以不同的角度和專長切入,讓視野更全面。
小結
“If you can not measure it, you can not improve it.”
Mark 最後強調,如果沒辦法衡量一件事情,你就無法改善他,UR 與 PA 在團隊最大的作用就是衡量,幫助 PM 解決盲點與效率面的問題,就像是裝上一對翅膀,幫助產品團隊看得更高,飛得更遠。
一起用最高品質的使用者體驗,守護設計師與消費者的笑容
我很喜歡這樣子的笑容,對我來説,這就是 Buyers 跟 Sellers 最美好的瞬間
Maibelle 在論壇開場簡報中,放上數年前 Pinkoi 市集活動中的動人瞬間:「我認為產品團隊的使命,就是創造這樣愉快,有意義的相遇 。」為此,Maibelle 堅持 Pinkoi 的產品要近乎直覺的好用。當使用者獲得了滿足,得到了價值,帶來顧客的成功,必定會同時達到商業上的成功,茁壯亞洲設計圈。
「當初的目標很簡單,隨著用戶增加,我們肩膀上的擔子就更加的重。」
隨著組織增長,Maibelle 深有體會 :「不同的顧客、不同的使用情境,甚至 Buyers 與 Sellers 衝突的痛點與需求,都使得優化使用者體驗這項單純的目標變得更複雜。」因此,Pinkoi 持續建構更好的設計流程、更完善的團隊編制,才能擴大守備範圍,深度且全面了解使用者的想法與行為,打造對 Buyers 與 Sellers 都能創造最大價值的產品。
在化不可能為可能的旅程上,Pinkoi 產品團隊期待與你一起前行!
- Product Manager(Seller-Side)/ 產品經理(設計品牌端)
- Product Manager(Buyer-Side)/ 產品經理(消費者端)
- Product Designer
- Visual Designer
➤ 或點此查看所有 Pinkoi 職缺。
你可能也會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