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離開前公司,是因為發現自己後來感覺在空轉。像是一顆沒有被連結的齒輪,你一直想做事、一直想前進,但是找不到著力點,努力卻沒有改善,就決定離開了!」——Nina
畢業於科技管理所的Nina,工作兩年多,面試過知名外商、大型科技集團與新創公司,第一份工作任職於科技公司的她,曾負責硬體產品的通路規劃與品牌行銷,也負責APP的行銷與事業開發,談起自己的第一份工作,Nina很滿意:「沒有過去的經驗、不會有現在的我!」
大公司,家大業大資源多
「大公司的好處,就是你會有很多資源。」Nina談起自己的職涯發展初期時,因為待在大公司,而獲得很多成長的機會,例如第一個專案,是擔任硬體PM與國際知名品牌合作,並從中了解一個國際品牌怎麼經營自己的品牌、通路策略、定價等過程。
多元的的經驗讓Nina對於未來要投入的領域有了方向:「我負責過的案子,從硬體的製造、APP的異業合作到IOT的專案規劃等等都有。而從這些專案中最大的收穫是,看到科技業的脈動。」Nina發現集團雖然是製造業起家,但也不斷的花很多資源在網路產業上,甚至可以說他所處的事業群存在的目的,就是「使用網路來賺錢」。也因為這樣的經歷,讓Nina在下一段職涯中,選擇了網路產業。
當公司前進緩慢,你也該思考自己的未來
談起離開前公司的原因,Nina這麼說:「因為發現自己一直在空轉吧,像是一顆沒有被連結的齒輪!你一直想做事、一直想前進,但是找不到著力點,努力過後沒有改善,就離開了。」
Nina認為在自己過去的經驗中,大公司很容易因為主管與基層的目標不同,而讓事情空轉。舉例來說,Nina曾經手過一個戶外廣告與IOT結合的專案,進行到中途時,管理層與團隊的人知道這個專案企劃完後並不會執行,但管理層並不會告知基層公司對專案的規劃,可能三個月後停止、可能一個月後,甚至有可能是隔天!
「覺得自己做了很多努力,但大部分的時間,都在等待。」
在接近兩年的大公司經驗中,Nina逐漸釐清自己想從工作得到的東西:「或許主管要的是穩定、而我們要的是成績吧!基層常常在揣摩上意,揣摩主管、主管的主管在想什麼、要的是什麼,而不是使用者在想什麼、要的是什麼,這還滿令人意志消沉的。」
在經過科技大廠幾年的歷練之後,Nina選擇加入團隊小而敏捷的新創團隊「iShelly」。(圖)受邀分享職涯選擇。
想讓公司的成就混入自己的基因
談起為什麼會選擇新創公司,Nina很清楚知道原因:「當你還是一片白紙的時候,大公司可以協助你建立看事情足夠的高度與視野,但當你基本的東西學完想要有所發揮時,可能會相對困難。」
Nina舉例說:「在過去的公司裡,你有一個想法,可能需要一個月才能讓部門的人上下都知道,花了很多時間在溝通和等待!而且絕大多數也不會反應到產品與部門的計畫中;但是在新創公司中,我可以直接跟老闆討論客戶回饋以及我想到的解決方法,如果老闆同意,直接可以排進開發清單裡面,反應時間可能不到兩天。」
除此之外,相較於在大集團裡,可能要在同一個事業群待五、六年才有機會獨立代表公司去談合作,重大決策也都是高層決定;而在新創公司裡面,會有更多需要獨當一面的情境。很多時候要靠自己找答案,並且要有即戰力,大公司的經驗,有時就會派上用場。
以現在任職的iShelly來說,Nina擔任業務之外,也負責行銷的規劃,半年時間,同期業績成長20%,廣告成本降低30%,並提升每月平均詢問數,從GA(Google Analytics)數據分析發掘客戶的需求,甚至跨足到產品經理的領域,決定產品的走向、開發的優先順序、功能的細節等等。
「相較起來踏實,也更有成就感!」Nina笑著說。
遠大的目標也從執行做起
雖然過去在大公司負責偏向策略面的規劃,但在iShelly裡,Nina也很享受把手弄髒動手做:「在網路產業中,行銷與業務是很緊密的連結。當我接觸越多的客戶,就越知道怎麼寫出吸引客戶的文案與素材,而當我從網路得到更多的數據從中發現洞見(insight)時,就有越多內容可以和客戶談、和客戶討論。」
談到之後的發展,Nina說:「在新創公司有個很大的好處,就是你可以自己找事做!」在將數位廣告規劃到穩定、業務開發逐漸上手後,她下一步想做的,是產品的規劃:「行銷、業務甚至客服我都有參與,平常固定和工程師溝通開發狀況,當有這些基礎後,才有本錢做產品面的規劃。例如商業模式、定價策略等等。才有辦法說服老闆以及自己,這些決定是有脈絡的,而不是憑空想像。」
找到自己對工作的偏好
「其實我同學在在科技大廠、FMCG、金融業,他們也都過得很棒,每個人追求的東西不一樣!重點是要做自己合適的工作。」Nina說。
Nina分析自己的偏好:「對於每年穩定的加薪、可以看到20年後自己薪水的日子並不嚮往。」他認為自己對於最新的商業模式與科技充滿好奇,能力方面,則不斷追求成長。而談到是怎麼發覺自己的偏好時:「其實還是會徬徨啊!像我剛畢業及剛離職時,都徬徨過。但透過不斷的面試,就會逐漸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
回顧自己的職涯,Nina認為如果不確定自己要做什麼,就去瘋狂的面試!以自己為例,兩次找工作大約都分別面試了二十家公司,而從面試的過程中,會逐漸了解自己在乎的的東西是什麼、自己想要加入什麼樣的產業、什麼樣的團隊。
看完Nina從科技大廠轉到新創公司的故事,你是否也開始思考自己的職涯呢?如果你和一年前的Nina一樣在大公司內感受到空轉的無力,現在就來看看最新的新創職缺吧!www.yourator.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