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天生對科技產品或軟體服務著迷不已,遇到介面美觀、使用者體驗良好的產品可以讓你身心愉悅嗎?或者你從小就有美術天份,對於身旁一切事物的設計美感都相當要求?這樣的你,或許也適合成為一位 UI 設計師!
隨著軟體應用的光速發展,與軟體開發相關的工作都成了轉職的熱門選項,其中也包含負責產品門面的 UI/UX 設計師。本集《職涯履行家》,邀請成功從金融領域轉職,成為街口支付 UI Designer 的 Elise,一起分享他的心路歷程、轉職技巧,以及 Elise 如何將轉職過程中經歷的學習資源匱乏,化作創辦台灣第一個介面設計線上教育平台「Reborn 設計學院」的動力。
(其他播放平台:https://linktr.ee/creatingourfuture)
✦本集亮點✦
2:44 轉職標的,從兒時興趣開始挖掘
13:27 我怕生!該怎麼跟前輩建立連結?
14:42 快速轉職的重點:找到你的個人標籤
19:43 線上課程好多,Reborn 不一樣在哪?
36:55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累積對美的敏銳?
✦本集精彩節錄✦
避免轉職焦慮,確立動機超重要!
節目的一開始,Elise 就坦率的表示:「其實我從小就是一個很不務正業的小孩!」
國小就開始接觸平面和網頁設計的 Elise,曾代表學校去參加網頁設計比賽,對於各類科技軟體也一直很感興趣。真正踏入職場後,Elise 明確意識到自己的興趣,並不在大學念的財金專業,因而起了轉職念頭。「那時候剛好透過國外朋友的介紹,知道 UI/UX 設計是目前市場的趨勢,也正好結合我以前不務正業的專長和興趣,於是我當時就決定轉職。」
提到轉職時必定伴隨而來的焦慮感,Elise 也直言:「轉職時說沒有負擔是假的,一定也會經過很多自我懷疑的時刻。但如果提到『改變現狀難道會比較好嗎?』的焦慮,坦白來說我是不會有的。」
Elise 解釋:「我很清楚的知道自己選擇一個目標前,是經過深思熟慮的。這邊也想跟許多想轉職,但還是有點遲疑的聽眾分享,這種焦慮其實跟東方的教育文化有關。西方的小朋友可能很早就接觸許多職涯、興趣探索的相關資源,但在東方這邊,包括我自己都是進了職場,才確定自己的興趣和未來方向。」然而,即使自我探索的時間點相對較晚,Elise 也積極的鼓勵聽眾:「沒有關係,只要有踏出那一步,學習為自己的選擇負責,就會是好的!」
轉職 UI 設計師,切忌「欲速則不達」
下決定後,就到了考驗恆毅力的執行環節。Elise 表示自己的轉職歷程前後花了一年左右,其實進程不算特別的快,Elise 也強調:「盡量別去跟其他人做比較,因為轉職其實是漫長累積的過程,打個比方,就是許多人常常談的『一萬小時定律』、『花 21 天養成習慣』等,概括來說就是-你的時間花在哪,成果就在哪。」
針對同樣非本科出身的轉職者,Elise 也鼓勵:「我看過許多非本科設計師的作品集,同樣豐富又精采。其實一個人的成功,很多時候是看他願意在下課或是下班後,花多少時間在熱愛的事物上做努力,畢竟最後結果都是自己的。」
(比起轉職的速度,Elise 更在乎有沒有在平時建立起習慣,達到有效的積累)
成為 UI 設計師的轉職祕訣?
一、擬定轉職計畫
立定決心轉職後,Elise 立即在 Evernote(筆記軟體)上寫下一整年度的轉職計畫,把每個月的 to do list 一個一個化成小目標,如:
☐ 看完實體書 A
☐ 採購線上課程 B
☐ 釐清初階的設計觀念
二月:開始實作
☐ 工具 C 操作學習
☐ 完成專案 D
每個月把完成的進度打勾,建立反饋感,如果沒做到,也不忘在下個月回頭覆盤,同時滾動式調整本月的學習進度。
二、建立人脈
學習外的時光,Elise 也參與眾多設計小聚,與設計師社群建立 Networking,同時向前輩請教相關問題。如果你是比較羞於交際的轉職者,Elise 也分享轉職歷程中學到的妙招:「國外在建立人脈連結時,很流行利用 Coffee Chat 的方式,也就是用一杯咖啡的時間,向前輩或是自己的人生導師請教職涯 / 求學的相關問題。雖然這在東方人的文化中似乎沒那麼盛行,但這就是我找到新工作的方式,不管透過 Linkedin、Facebook 或是微信都可以。」
三、美感培養
對於想轉職為設計師的求職者而言,平時工作內容中可能無法協助你培養設計美感,因此,日常的美感養成就顯得格外重要。Elise 除了從小接觸平面設計外,學生時期也特別到國外的設計師品牌專櫃打工,負責陳列擺設、培養自己的設計風格。Elise 強調在生活中建立儀式感,例如在辦公桌或家中種植植栽、外出旅遊時用心拍攝照片等,都能提升美感敏銳度。
Elise 也分享許多高品質的設計師平台,如 Behance、 Dribbble、站酷等,幫助轉職者們能快速找靈感、培養美感。「我自己會很推薦台灣的設計師去看看站酷,因為中國的設計師競爭真的太激烈了,每天都會有許多作品更新,以及全中文的教學內容可以瀏覽,對於外文不好的朋友來說是很好入門的網站。」
了解產業需求、找到個人標籤,成為一個「會說故事」的設計師
「盡可能找到屬於自己的個人標籤,然後去放大發揮它!」
身為財金背景的轉職者,Elise 轉職會優先找尋金融產業相關的公司,如街口支付就是金融科技服務的提供商,也就是轉職時「轉職位而不轉產業」的概念。並且在面試時,針對相關內容加強準備,讓自己相比其他面試者有更多的優勢存在。「面試也是鍛鍊自己的好方式,除了提前了解相關產業公司的人才需求,有些面試官也對作品集提供實用的建議,最重要的是練習自己說故事的技巧。」Elise 也很建議設計師平時就嘗試撰寫文章,訓練輸出表達技巧,累積長期的文字資產。除了未來如果架設個人網站、經營個人品牌時用的上,也能讓面試官更了解你的特質與生活,同時加強表達相關的職場軟技能。
以上的訓練,其實都與「強化個人標籤,訓練表達能力」有關,UI 設計師也是個大量需要溝通技巧的職位,平時進行表達練習,轉職後的職場銜接也會更順利,此外 Elise 強調:「每個人優缺點都不一樣,所以記得花點時間多認識自己,才會找到最適合自己的路。套用在人生,找另一半的時候也是,沒有最優秀的,只有最適合自己的!」
(談到人生道路與另一半的關聯時,Elise 忍不住笑了出來)
將一路的轉職歷程,匯聚成創業的無限動力
在轉職期間,Elise 待過舊金山,也曾在上海擔任自由接案的設計師。在目睹全球一線城市軟體業的發展情況,以及接受相關教育資源的洗禮後,Elise 才意識到台灣相關資源的匱乏。
Elise 舉例:「美國和中國有很多線上與線下平台,提供非常豐富的 UI/UX 設計線上資源。並且在學成後,也有對接合作的公司,讓人才直接輸出至公司上班。但我當初在台灣找學習資源時,找了很久就只有一家線上募資課程平台,還有幾間傳統的電腦課程補習班。除此之外,他們上課內容與業界的 UI/UX 工作需求是有落差的,因此從學習到真正轉職的時間就會被延長。我後來去上海後,真的覺得在學習的資源獲取上比在台灣快很多。」也因此,Elise 便決定要將這些系統帶回台灣,造福更多也想踏入 UI 設計領域的轉職者們。
因此,Elise 與在上海結識的創業夥伴,共同成立台灣第一個介面設計線上教育機構「Reborn 設計學院」,透過國際化的師資、最接近實戰現場的教學內容,帶領學員們在四個月的系統課程完成一套原創就職作品集,可以立刻在求職現場派上用場。
為了替品牌提升知名度,Elise 也經營設計師社群「一粒頻道」,不定時會邀請海內外的 UI/UX 設計師前輩們,透過直播節目分享設計心與職涯心得,目前累積超過 800 位聽眾在上頭交流學習。而面對工作、創業、以及媒體經營的三重考驗,Elise 打趣的說道:「沒有爆過肝,不要說你有創業過!」
Reborn 近期也推出了 Design thinking 工作坊,實戰的產品將可能落地於企業當中,如果對 UI/UX 設計有興趣,想體驗何為「設計思考」的朋友,歡迎關注 Reborn 的社群了解詳情!
◎想得到更多實用的轉職建議?快在你最常用的播放器上關注《職涯履行家》!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