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系、產業、經驗、背景,似乎總與工作息息相關,但許多科系的學生仍常困惑未來的職涯方向不知道未來要做什麼。世界上有不管什麼科系都能做的工作嗎?
這次邀請到「陽光伏特家」的 Andy &俞志,來分享畢業於化學系與地質科學系他們,是如何擺脫背景枷鎖,現在在能源產業裡工作的職涯故事!
點此收聽本集 Podcast
本文精華一次看
➤ 化學系、地質科學系畢業,一個做業務一個做行銷?
➤ 能源產業陽光伏特家工作日常&商業模式公開!
➤ 一起從實習生到高階主管,熱愛陽光伏特家的 3 個理由!
➤ 找人不看學歷?陽光伏特家看這些!
化學系、地質科學系畢業,一個做業務一個做行銷?
Andy 畢業於台大化學系,原本計畫繼續走研究路線,但因考試落榜開始重新審視職涯,此時他剛好聽到陽光伏特家總經理——馮嘯儒先生的演講,被陽光伏特家的企業理念吸引,始於對氣候能源議題的初衷,也很好奇公民電廠如何在台灣落地,因此決定加入團隊。從第一線跑業務開始聆聽客戶需求,跑著跑著後來甚至替公司找出新的商業模式,現在帶領整個綠電交易部門,繼續幫公司開拓業務。
畢業於台大地質系的俞志,在校期間發現自己對未來迷惘,決定透過實習摸索方向。過程中他接觸到陽光伏特家,了解公司致力於解決台灣能源問題,這與他長期關注的環保議題不謀而合。自此,他從實習生做起,一開始協助處理公司內的緊急救火專案,後來成為業務一個個拜訪客戶,因了解客戶需求與善於跨部門溝通,最後晉升為行銷單位主管,俞志坦言自己從沒想過地質系畢業的他,居然能帶領行銷團隊,但很感謝擁有這樣的機會。
(陽光伏特家 行銷部門主管 俞志 & 綠電交易部門主管 Andy )
➤ 延伸閱讀:森林所畢業卻轉身成為 AI 工作者?規劃職涯、探索熱情比大學科系更重要!ー專訪 Cinnamon AI Research Department Head Jeff
能源產業陽光伏特家工作日常&商業模式公開!
陽光伏特家主要有兩種商業模式,分別為「全民電廠」和「綠電交易」。
全民電廠是面向大眾市場的業務,幫助民眾參與太陽能發電,讓自家屋頂成為發電廠,並提供安裝到維運的一站式服務,不但能夠提供再生能源,還有房屋散熱的功效,也出租閒置空間取得被動收入。一舉數得的商業模式,讓陽光伏特家在大眾市場逐漸打開知名度。
反觀綠電交易則是面向企業的服務,協助企業採購再生能源,不僅成為企業與再生能源廠商的橋樑,讓綠電交易更便利,也幫助企業實現永續發展與回饋社會的目標。
Andy 分享,雖然陽光伏特家屬於能源產業,貌似跨入門檻相對高,但由於商業模式相較新。也比較少相關科系。因此,陽光伏特家的夥伴們,幾乎都是進公司後,才開始學習能源產業的相關知識,公司也有一套教育訓練機制,讓完全沒有相關經驗背景的夥伴,可以順利的踏入綠能新產業!
➤ 延伸閱讀:想成為業務、商務開發 BD?2集Podcast聽過來人怎麼說!
一起從實習生到高階主管,熱愛陽光伏特家的 3 個理由!
-
與個人價值觀相符的企業願景
由於對環境議題的重視,Andy 與俞志深受陽光伏特家企業願景吸引,公司的商業模式在創造營收的同時,還可以解決台灣的能源問題,因此願意拋開背景枷鎖與學歷光環,選擇進入高挑戰與高成長的企業團隊,從 0 到 1 一起開創台灣再生能源的新市場。
-
主管為你搭好大展身手的舞台
「因為自己一直處在台灣能源轉型的最前端,年復一年可以發現自己的貢獻在台灣社會變革的形狀,回頭看會覺得蠻過癮的。」Andy 表示。
由於公司非常願意提供舞台,甚至連組織圖的架構都是反過來的,最上層是每一位夥伴,再來是一級主管,最下方才是總經理。因為 CEO 認為,主管的任務是為基層夥伴搭建舞台,讓每個人都能發揮所長。這樣的文化也具體體現在每個工作任務當中,公司提供每位成員大展身手的機會,也讓個人的努力與團隊的成就緊密連結。
-
與聰明的團隊共事讓你進步神速
「有時候會覺得我這樣是對的,可是你當你把這個 idea 攤出來跟大家討論的時候,會被轟炸。」俞志笑著說。
談到公司的團隊成員一起討論事情,俞志表示公司內部有個有趣的概念叫「傻瓜指數」,意指自己多久回頭檢視過去的想法時,發現當時的想法真的像傻瓜,這個時間越短,表示自己進步的速度越快。
俞志認為,自己的傻瓜指數大約是兩週,大約每兩週回頭看自己的想法,就會發現當時的念頭真傻。他認為因為公司內部的開會方式和快速革新的產業動態,讓自己的思維幾乎兩週就刷新一次。而 Andy 也分享,不管是開會或是與夥伴討論共識的過程中,都會感受到團隊是一直在前進的。
➤ 延伸閱讀:頭兩份工作,決定你職涯的 80% ?! 新鮮人必知的好職場 5 大特徵
找人不看學經歷?陽光伏特家看這些!
由於能源產業在台灣幾乎沒有相對應的科系,因此陽光伏特家是找人更注重的是個人經歷與思考邏輯。
身為行銷部門主管 俞志分享,由於帶領行銷團隊,自己最在乎的三個點:
-
作品集
由於行銷團隊是花公司的資源做事,會著重在求職者過往的實戰經驗,因此優先需要看作品集。
-
思考脈絡
俞志說明,在與人資一起面試求職者時,會想了解一個人做事之前的思考脈絡,例如當時做事情前在想什麼、為什麼結果會這樣、覺得成功的原因是什麼?覺得失敗的原因是什麼?如果再來一次,會想怎麼做等等,透過這些問題反覆的去確認思考邏輯。
-
EQ
由於團隊的討論風氣十分注重邏輯思考,成員也會不斷提出不同的疑問,因此面試時會特別關注求職者的情緒管理能力。期待求職者在面臨挑戰或提問時,能夠心平氣和的討論。
而反觀綠電交易部門主管 Andy 則表示自己看過職涯發展出色的人都共同有這三個特質:執行力、目標導向、開闊心胸。因此,自己在看求職者時,會傾向找有這些特質的夥伴,且看到每一份履歷,都會針對細節詳細詢問,無論今天的求職者是否有經驗,都期待從他的履歷細節當中挖掘出更多的人格特質與相關經歷,期待透過面試了解一個人面對困難時的反應與處理方式。
➤ 延伸閱讀:沒經驗也沒關係,行銷面試這樣準備!面試前功課、行銷面試常見問題
⭐️ 到 Yourator 站上了解更多陽光伏特家的企業文化與職缺:陽光伏特家
💯 喜歡這集節目也歡迎到《職涯履行家》Apple Podcast 底下留言 + 5 星好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