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 E 人還是 I 人呢?MBTI 測驗根據人們獲取能量的方式,將人格分為外向型(Extrovert)和內向型(Introvert)兩種類型。E 人擅長即興發表,在會議或討論中能夠侃侃而談,隨時分享自己的想法,而 I 人則習慣在心中整理好邏輯後再表達,對他們來說,每一次溝通都是一場需要準備的演出。
因此,當需要快速溝通時,這樣的差異可能會導致彼此的困擾。那麼,E 人與 I 人該如何調整溝通方式,讓職場合作更順暢?這篇文章將分享 3 個溝通小妙招,幫助你輕鬆跨越溝通隔閡,與不同類型的同事合作無間!
本文目錄:
MBTI 職場溝通第一招:找到平衡的工作節奏
對習慣即時表達、快速給予回饋的 E 人來說,他們通常會期待對方也能在對話中馬上給予答覆,但對 I 人來說,這樣的溝通方式可能會讓他們感到壓力,甚至不知道當下如何回應。因此,E 人可以給 I 人一些緩衝時間,不要催促立即回應,例如「這件事我們下班前確認就好」,讓 I 人能夠安心思考。
相對地,I 人則可以試著提前告知自己的回覆時間,例如「我需要整理一下想法,晚點回覆你」,這樣能減少 E 人的焦慮,讓雙方溝通更順暢。
MBTI 職場溝通第二招:適時調整開會模式
在會議中,E 人通常扮演著引導與積極發言的角色,他們傾向於即時的溝通與反饋,而 I 人則更喜歡在準備充分後再發言,這樣能讓他們更自在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因此,除了在會議前提供議程,幫助所有參與者了解討論主題外,也可以在會議結束後提供表單、問卷或其他回饋機制,讓 I 人在整理思緒後,更清晰地表達自己的觀點。這樣的調整不僅能讓 E 人與 I 人發揮各自優勢,也能有效提升討論品質,提高團隊效率。
MBTI 職場溝通第三招:尊重彼此的社交需求
你曾因為要不要參加公司的聚餐、部門出遊等活動而糾結嗎?E 人認為團隊聚會能夠增進感情,也能為自己紓壓充電,但 I 人在結束工作後反而喜歡回到自己的小窩,他們認為在獨處的時候才能達到真正的放鬆。對於這些社交活動,I 人可能需要更多心理建設,也反而需要消耗更多能量去參加。
因此,E 人可以邀約 I 人參與聚會,但不要過度積極或是使用情緒勒索的方式要求,讓 I 人難以拒絕。不過,I 人也不一定要完全拒絕社交活動,可以嘗試選擇自己比較舒服的方式,例如只參加前半場,或是在小團體聊天時多參與。這樣能讓 E 人感受到你的誠意,也不會讓自己覺得太有壓力。
結語
E 人和 I 人的差異,並不是合作的阻礙,而是互補的機會,學會尊重對方的溝通風格,就能讓團隊更順暢、工作更高效。只要在溝通頻率、開會模式、社交習慣上做出適當的調整,E 人和 I 人就能在職場上成為最強搭檔!
➤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