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我的工作是否還存在?」這個問題如今盤旋在無數人心頭。現在 AI 已能夠撰寫報告、生產圖片、編寫程式,AI 似乎無所不能,但其實背後隱藏許多人的焦慮與不安,尤其對數位人才而言,技術更迭的速度快得令人喘不過氣。過去引以為傲的專業技能,如今可能只需一個 AI 提示詞就能完成。在我們享受 AI 帶來的便利同時,也不禁疑惑人類還剩下什麼?人類的價值在哪裡?然而,就在這片焦慮蔓延之際,2025 年 4 月 11 日開跑的 Coachella 音樂節上,DJ Alok 帶來的表演,為我們提供一個全新視角去思考這個問題。
圖片來源:Alok Instagram(@alok)
本文目錄:
Coachella 上的巴西 DJ Alok 告白:人類的靈魂無可取代
Coachella 音樂節上,巴西 DJ Alok 與來自 Urban Theory 的 50 位舞者帶來一場令人難忘的表演,也是 Alok 與亞馬遜的原住民合作推廣的理念,舞者的手部動作變換出樹木與翻騰的海浪,呼應他創立的非營利組織,這群舞者穿著機器人風格服裝,以近乎機械般精準的手部編舞,讓觀眾一度懷疑這是否是 AI 驅動的表演。然而,就在表演的高潮處,大螢幕上突然閃現一行震撼人心的文字「This is not AI」。這簡單有力的宣言,瞬間讓全場觀眾沸騰。這不僅是一場音樂表演,更是一次文化宣言,強烈表明這場演出完全出自人類之手,也來自人類的靈魂。
「我們現在談論 AI 正在接管所有領域,甚至是藝術。那我們要怎麼保住藝術的人性?因為,藝術需要靈魂。」Alok 在接受《Rolling Stone》採訪時如此表示。
靈魂在哪?從技能走到觀點的時代
隨著 AI 工具的普及,純粹的技術能力正在成為「必要但不足」的競爭力。會使用 Photoshop,但AI 可以瞬間生成圖像;懂得編程,但 AI 能夠自動生成代碼;精通數據分析,但 AI 可以在幾秒內完成複雜的數據處理。那麼,未來的數位人才條件究竟是什麼?
一、創造意義
正如 Alok 所展示的,技術本身只是表達的媒介,真正打動人心的是背後的情感與價值,數位人才需要擁有賦予工作意義的能力,將技術與人類需求、情感和價值觀連結起來。
二、文化的敏感度
AI 可以分析大量數據,但它尚無法真正理解文化的細微之處。一個笑話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可能有完全不同的效果,一個設計元素在不同市場中可能喚起截然不同的情感。
優秀的數位人才需要具備敏銳的文化素養,能夠捕捉那些難以量化但對人類至關重要的文化差異,這種文化敏感度是 AI 難以複製的重要人類特質。
三、成為問題發現者
AI 擅長解決已知問題,但往往難以發現新問題。真正的創新始於提出前人未曾思考的問題,而非僅僅解決現有挑戰。
未來的數位人才需要培養問題發現的能力——不僅要能回答如何做,更要思考「為什麼做」和「做什麼」。
➤ 延伸閱讀:什麼是數位人才?用這6大特質,檢視你是不是企業搶要的數位人才!
企業想找的是「會跟 AI 當好夥伴的人才」
根據數位人才媒合平台 Yourator 最新的調查顯示,公司找人的眼光正在悄悄改變。會寫程式、懂技術當然還是重要,但現在更吃香的是那些能跟 AI 好好合作、還保有人情味的數位人才。
AI 協作能力:不只要會用,還要會指揮
想像一下,未來你上班時,AI 不再只是工具,而是變成同事了!厲害的數位人才不只會按按鈕使用 AI,還懂得怎麼帶領這位數位夥伴一起完成任務。
具體來說,你需要會:
-
寫出清楚的指令讓 AI 聽懂你的需求
-
能判斷看出 AI 產出的東西好不好、適不適合用
-
知道 AI 擅長什麼、不行什麼,懂得分工
人性視角:真正讀懂人心的能力
AI 雖然能模仿人類對話,但它就像是背台詞的演員,沒辦法真正理解人的感受。有溫度的數位人才就不一樣了,他們能察覺到用戶沒明說出口的需求,就像好朋友知道你什麼時候需要安慰一樣。
這種「人味」表現在哪裡呢?比如當用戶卡關時,你能感受到他們的挫折;當設計產品時,你會考慮使用者的情緒感受;或是你能理解不同族群的特殊需要,像是年長者或新手。這些「懂人心」的特質,是再厲害的 AI 也模仿不來的。
跨領域思維:當個創意連結王
AI 通常只會專注在一個領域,就像只會算數學的學霸。但人類的厲害之處在於能夠跨界思考,把看似風馬牛不相及的點子連在一起,具備這種思維的數位人才,就像是創意界的混血兒,能把完全不同的概念組合出新火花。就像 Alok 在 Coachella 的表演,他不只是放音樂而已,而是把電子音樂、舞蹈混在一起,變成一場讓人驚艷的表演,這就是人類獨有的跨界魔法。
真正的數位人才 是能賦予科技靈魂的人
作為數位人才,不妨時常問問自己「能帶給工作什麼 AI 做不到的價值?」答案就像 Coachella 舞台上的 This is not AI,真正有價值的創意,是來自有血有肉的靈魂,不是冷冰冰的程式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