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基本薪資逐年上漲,但是對於領非底薪的基層員工,薪水卻遲遲不見增長。為了改善「加薪只加中高階主管」的現象,立法院於 2024 年 7 月通過《證券交易法》修正案(又稱「加薪條款」)。究竟這個改變是好還是壞?對於勞方、資方會有哪些影響呢?
企業盈餘提撥 2026 年起強制加薪
金管會於 2 月 25 日宣布,為促使上市櫃公司與基層員工共享獲利成果,並強化留才及攬才能力,要求全台 1,874 家上市櫃公司必須在今年股東會上修改公司章程,明確規定每年度須從盈餘中提撥一定比率專門用於基層員工加薪或分派酬勞,此政策將自 2026 年正式實施。
這意味著上市櫃公司的基層員工在企業獲利時,自 2026 年起有機會獲得薪資調升或額外獎金。所謂「提撥一定比率的盈餘」,企業可採取三種方式:固定數額(如盈餘 3%)、一定區間(如盈餘 1~3%)或設定最低下限(不低於 3%)。現行上市櫃公司章程雖已有「員工酬勞」分派相關規定,但這些規定未明確區分基層員工與高階管理層。
➤ 延伸閱讀:【2025最新版】114年基本工資調漲,最低薪資28,590元、最低時薪190元!
為改善薪資分配不公及國內薪資停滯問題,立法院於 2024 年 7 月通過《證券交易法》修正案,強制規定企業須從盈餘中提撥特定比例用於基層員工加薪,被稱為「加薪條款」。金管會隨後於 2024 年 11 月發布相關配套規定,並在 2025 年股東會旺季來臨前再次提出明確要求。
「加薪條款」四大重點
一、修章方式
公司可選擇以員工酬勞或調薪,或兩者並行,若公司選擇對基層員工採分派「員工酬勞」者,需選擇以固定數、一定區間或下限等三種方式之一。
二、基層員工範圍
基層員工定義為「非經理人,月薪 6.3 萬元以下」 企業可依產業特性自行調整範圍。
例如 AI 高科技產業員工平均月薪都是 10 萬元,那公司也可擬定「基層員工」範圍是指月薪 10 萬元以下,又或是傳產業員工平均月薪是 5 萬元,那該公司至少得定月薪 6.3 萬元以下都稱「基層員工」,只要符合「基層員工」的這一包都會被納入加薪或分派酬勞的範圍。
三、基層員工範圍訂定方式
企業須提交董事會審議,確保基層員工定義、影響範圍及人數合理,並需定期評估是否調整。
四、適用年度
2025 年股東會修章後,最早自 2026 年起執行,讓基層員工確保能共享企業盈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