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者:Yourator 新創職涯平台
由 Yourator 和 CLBC 合辦的【未來新創人!?】系列活動,首場講座於3/30在 CLBC 八德大船艦舉行。以「職涯、人才、學習」為主題,我們分別邀請到三位講者與我們分享:Yourator 創辦人 Lydia 和我們分享數位時代下的職涯變遷;新創人才學校 ALPHA Camp 創辦人 Bernard 提出了他認為「未來」所需要的人才樣貌為何,也對於新世代人才該如何為未來做好準備提出建議;Hahow 好學校的創辦人 Arnold 認為現今學校教育已經不一定滿足個人興趣、社會實際需求等,並和大家分享在經營「體制外的學習平台」時的所見所聞。以下是 Yourator 為你整理的活動重點摘要!
Part 1:Lydia《數位時代的職涯變遷與新創人才戰略》
Lydia:「近期越來越多人才、求職平台漸漸出現,而每個平台都有各自不同的訴求。就像大家總認為104是不透明的,但其實他也有很多其他平台沒有的資訊。而 Yourator 這個平台想要強調的就是『企業文化』這個訴求,希望用企業文化的透明來協助新創做徵才。因此我們也會要求公司 用年輕世代看得懂的語言、有溫度的介紹來傳遞企業價值,希望將 Yourator 打造成為新創產業徵才的第一品牌,並吸引年輕人才加入新創產業,與企業一起打造重視企業文化的職場風氣。」
畢業於早稻田大學,在美國西北大學念行銷研究所的 Lydia,過去在日本工作時恰好是日本網路業蓬勃發展的重要時期,因此見證了在步調快速的網路產業裡的職涯變遷:終身雇用制崩壞、人才流動加速。在此期間,她見識到日本網路業在人才育成面的用心,也不斷思考台灣在人才培育與招募這塊到底缺少什麼?該怎麼把這樣重視招募的文化帶回台灣?這樣的想法,便成了 Lydia 創辦 Yourator 的契機。Lydia 說:「大家會覺得台灣的企業令人絕望,但其實有很多新創努力想要做出改變。我們之所以會鎖定在新創,也是因為他們比較願意在改善人才育成與招募策略上做努力。」
而 Lydia 也分享了她認為求職者在挑選新創公司時幾個重要的思考方向:
1. 加入重視徵才的企業(面試過程一定要見到創辦人)
2. 找到自己真正熱愛的題目(一份適合你的新創工作,可以讓你發現更好的自己)
3. 不要思考公司的發展性,思考自己的發展性(讓自己成為任何環境都能生存的人才)
Part 2:Bernard《新創趨勢下所需要的人才育成》
來自香港的 Bernard,在新創產業中看到了人才與市場上之間的落差:很多人才找不到工作,也有很多職缺找不到人才。於是創辦了 ALPHACamp,希望以學校的角色,透過教育將這個落差填補起來。Bernard 認為台灣的教育將我們形塑為一個「期待對的答案」的人,過多的補習文化、考古題,也讓人們失去摸索答案、開創新方法的耐心。Bernard 也建議想要加入新創圈的求職者,培養從不同角度解決問題的能力,也要多學習不同領域的知識,才能更順利與不同的人溝通。
談到台灣的就職狀況與新創趨勢,Bernard 認為青年就業的現況面臨階級流動的停滯與閉鎖的問題,也常常見到許多人才過度自我侷限,無法成長;對於台灣的新創趨勢,Bernard 則認為新創創業門檻不高,也造成百家爭鳴的情況。值得高興的是,台灣雖然新創環境不比國外,但也有一些新創成功地做起來,走向國際,依然是個充滿潛力的產業。
對於想要加入新創環境的求職者,Bernard 認為應該要先確定自己所要加入的新創公司,創辦人是個怎麽樣的人。是五年後想把公司賣掉,或是真誠的和你聊了兩小時的公司理念?Bernard 說:「Startup 是個很好學習的地方,除了在 Yourator 這樣的網站找之外,也可以透過朋友之間去了解公司的口碑,最重要的是不要給自己限制!亞洲人總是 trained to take no risk,但有許多決定即使當下會後悔,回過頭來看卻對人生沒有太大影響。」因此年輕人應該勇於冒險。
(圖一)Yourator 創辦人 Lydia 與 ALPHACamp 校長 Bernard 對談。
Part 3:Arnold《數位時代下的體制外的學習》
「想做一個才藝互惠平台,解決台灣體制內教育與興趣脫節的問題。」這是 Arnold 從過去的技能交換平台 Skill Hopping,到現在創立 Hahow 一貫的初衷。Arnold 認為線上、數位教育對於下個世代的學習而言是非常重要的課題,綜觀全球的線上教育發展,台灣起步得較慢,而幅員廣大的地區如美國、中國對於發展 E-learning 較為積極。Arnold 提到,像 Hahow 這樣的線上教育平台,比起在 Youtube 上找教學影片來觀看,差別在於提問互動、老師收入等等面向,同時也透過較完善的主題規劃,避免學習者面臨太大量的資訊轟炸。
談起創業歷程,Arnold 承認最初創辦 Skill Hopping 的時候,一心只想著用好點子來創業,卻忽略了商業模式的重要性,以至於團隊動搖,也開始認真思考該如何發展出一個穩定的商業模式。在此期間,許多使用者反映技能交換平台服務雖然很好,但學習容易遭遇時空的限制,如果能將課程拍成影片,就可以隨時學習。這才讓 Arnold 恍然大悟,將原本技能交換的創業主題 pivot 成現在的線上教育平台,並透過群眾募資的方式,讓學習回歸市場機制,同時也能確保教師收入,並根據學員的實際需求訂製課程內容。
對於未來人才該具備的能力與思維,Arnold 說:「現在的世代,透過網路的學習曲線極高,也就是只要有網路,幾乎不會有停止學習的一天。不要害怕新事物,不要害怕做不好,不要害怕輸,真正要比的是誰跌倒後能夠更快爬起來。」同時也列出了他認為十分重要的六點關鍵能力:
1.消化統整各種資訊的能力
2. 批判性思考的能力
3. 自主學習的能力
4. 國際溝通與思維能力
5. 跨領域、部門、產業溝通的能力
6. 同理心(了解不同領域、立場、文化、情境的能力)
(圖二)Hahow 創辦人 Arnold 在台上分享對於「體制外學習」的想像
結語
筆者聽完三位講者分享,發現當他們談及對於未來人才的期待與想像,都傳達出了一個共同的價值:「不要害怕挑戰未知,抓住機會,找到屬於自己的舞台。」新創是個充滿挑戰的環境,每天都可能面對新的挑戰,當我們不再像唸書考試時,總能為問題找到標準答案,我們該做的是讓自己持續吸收新知、持續成長,並學會動腦思考、動手解決問題,讓自己成為到哪裡都能發光發熱的人才!
延伸閱讀>> 當天與會的BizTaiwan 實習生林呂安詳盡的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