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ator 職涯選文
隨著數位化浪潮持續席捲全球,各類公司行號紛紛大量招聘軟體技術人才,面對不同產業、不同公司規模的 offer,軟體工程師應該怎麼選呢?
本篇內容由五倍紅寶石(5XRUBY)的資深工程師 RUBY 大叔在 2021 年底所撰寫,透過幾個簡單的小問題,一起看清楚你是哪種類型的軟體工程師,有著怎樣的職涯追求。趁著年後轉職之際,重新思考自己的職涯方向吧!
接近 2021 年的尾聲,各位今年還順心嗎?現在打開人力銀行,無論是電商金流、直播事業、金融科技、影音串流等,各面向都是滿滿的工程師職缺,不只是本土企業有職缺,外商也缺很大,薪資還開的很誘人,這次 RUBY 大叔就要跟大家聊聊工程師的職涯發展方向,還站在人生十字路口徬徨的你,看完這篇可以提早為 2022 年訂好新職涯目標。
螢幕前的你,訂定好下個階段的職涯目標了嗎?
今年對工程師來說是機會很多的一年,新創公司及外商公司的增長,讓工程師們的工作選擇變多,無論是資深或初階工程師,都有機會拿到好的薪資,並在多份職缺中擁有選擇的主控權,不過,拿到外商入場券就是好嗎?進去後是否能拿出對等成績,扛不扛得住新挑戰又是另一個問題,也有人認為薪資是王道,如果工作內容大同小異,至少外商薪資比本土企業高,比較有價值。
這些觀念並沒有對錯,如果你是資深工程師,或許已經對自己職涯有安排,如果你是剛成為工程師或正在努力成為工程師的人,有兩個面向的問題可以先釐清:第一,你的志向在哪裡?第二,想去專案公司還是產品公司?我在面試新人時,發現這兩點是很多人感到迷惘的部分,被問到時也會語塞,有些初階工程師甚至在上工後,才發現自己不擅長或不喜歡手上正在做的事。
以下三種志向的工程師,你是哪一種?
1. 對產品有熱忱:對產品及任務命題有熱忱,想挑戰也躍躍欲試燃燒熱情在產品上。
2. 對技術有興趣:對技術與工具有所追求,熱衷於專注培養自己的技術能力。
3. 追求職場穩定:比起上述兩種,喜歡在職場上保持工作的穩定感。
每個人的追求不同,也不一定只有上面三種,但至少得先知道自己傾向哪邊,如果你對產品有熱忱,那選擇到「產品公司」工作就蠻合適,能比較熱衷的投入產品。最近影音串流平台 Disney+ 在台灣上線,假設你本身就很喜歡這個產品服務(e.g.愛看電影),你會有比較高的機率能在這項工作中找到樂趣,並持之以恆。如果你是追求技術力成長,以及想接觸不同產業的專案,就可以考慮到「專案公司」,像我們公司平常要面對的專案產品很多元,充滿挑戰又能提升技術發展。如果你沒有特別的追求,只期盼在工作上有所安穩,那學習與累積自己的工作專業,更有機會讓自己職場穩定度提高。
接受 Offer 前,工程師應該先釐清自己對職涯的追求,才能透過工作轉換,實踐自己的理想生活。
產品公司與專案公司,對工程師的職涯選擇有何不同?
產品公司就是自己有產品(e.g. 品牌端),專案公司是以接客戶專案為主(e.g. 廠商、代理商等),不少人在找工作時,總會以這兩種業態來做職涯選擇,但我認為要從「想在職涯中學到什麼」來挑選工作。在產品公司,能於該產品領域內學習相關知識,不用一直重新適應不同的產品內容,又能深度專注鑽研其中。不過畢竟再如何深入都是同一個產品範疇,對個人技術的廣度成長幅度比較不足,在組織分工下工程師能接觸的任務領域又有限,長久工作下來,可能會產生倦怠感。
在專案公司,則較有機會接觸到不同品牌的產品,於技術與工具上有較多元的應用學習,尤其多工環境下,能同時涉獵到開發、系統企劃及技術組合,學習幅度與成長曲線也較大,但過程中也很考驗個人短時間內快速上手的能力,相對的壓力也比較重。如果自己一開始也不確定該怎麼挑選,我會建議先學廣再學深,通常跳到大的產品公司(e.g. 外商或大企業)雖然頭銜好看,但這類型的公司可能分工較細,或只能做到某一小部分,如果沒有待太久,未必能學習太多,未來在轉換跑道時,能選的路較狹窄。
讓自己在職涯選擇上有「選項」可選
在工作上你喜歡挑戰嗎?還是喜歡專注?無論哪一種,都要盡量累積自己的工作體驗跟廣度,讓自己在職涯上有足夠的選項可以選擇,像我就偏好待在「專案公司」工作。可能有些專案公司工程師不多,但在我們公司裡有 95% 都是工程師出身,這點對我而言非常重要,如果大家都處在「工程師生態」裡用同一種語言交流,比較不會碰到非工程師或是不了解技術體系的管理階層,導致意見之間溝通不良的狀況。如果想要痛苦並快樂的進步著,也歡迎來當 RUBY 大叔同事(笑),如果有專案公司的問題想問,也歡迎留言,我也能分享我經手的經驗給各位。
最後,祝大家在 2022 年都有好的職涯安排!
(本文經 5xRuby 五倍紅寶石授權轉載,原文標題為 〈回顧工程師的 2021 年:轉換跑道前先問自己想在職涯中學到什麼〉)
延伸閱讀:
晉升技術主管必讀!如何從 0 開始打造電商前端團隊? VeryBuy 非常勸敗不藏私告訴你!
(職涯文章呈現多元觀點,歡迎來信投稿、交流:[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