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與疫情走向共存,各大產業的海外職缺持續大量釋出中,也越來越多求職者開始準備爭取跨國工作機會或到海外發展,在台灣的你也嚮往海外工作,但卻受限於國家、科系等背景而認為自己做不到嗎?
本集節目邀請到大學就讀心理系,非典型商科出身的 Nico Yu,聊聊她是如何開啟在 TutorABC、IBM 各大跨國企業中擔任產品經理、行銷經理的職涯,到後期開始往營運面向發展,甚至擔任前 Uber Eats 北亞區用戶營運經理的心路歷程。
如果想在海外職場擔任管理職,管理來自全球各地的團隊,需要透過什麼方法、具備什麼特質,才有機會走上夢想中的海外職涯呢?一起來聽聽 Nico 的精彩分享!
人物簡介
Nico 現為美國交易量最大加密貨幣交易所 Coinbase 的營運經理。自畢業英國約克大學心理學系後,歷經硬體業到軟體業的跳轉,一路成長為 Uber Eats 北亞區用戶營運經理。接著赴美擔任 Google 無人車品牌 Waymo 等數間新創團隊的營運管理職,期間取得美國加州佩柏戴恩大學諮商研究所的學位,在多元領域持續成長。
本集精彩
4:43 幣圈裁員潮的海外現況8:52 當初念心理學的原因?心理學對產品經理的工作有幫助嗎?
22:47 亞洲人如何在美國團隊管理美國人?
32:26 各地人才都有獨特亮點!如何合理分配讓效益最大化
36:43 到海外最容易的方法:還是去唸個書吧
46:27 在尖端產業十餘年,如何保持高效學習?
非典型心理系職涯,順著時代局勢走上產品經理之路
「讀心理系其實沒有特別的原因或志向,只是單純出於興趣,加上回國後那年台灣最熱門的產業就是硬體產品的專案經理,所以我也自然而然走上這條道路。」
從英國的心理系畢業回到台灣的 Nico,因為市場選擇少而沒有從事心理諮商師相關工作。「我是 2008 年畢業回到台灣,當時台灣對於心理、諮商這一部分的接受度不高,可以選擇的工作相對也少,所以後來就想說從 PM 的位置開始嘗試。」
擔任 PM 以來,她主要都在硬體產業 ODM/OEM ,後來決定進入軟體領域,則源於她對於趨勢的精準洞察。
「當時我看到智慧型手機逐漸普及,甚至有微信支付的誕生,我就想未來一定是這些 app 與智慧型手機的天下。」
Nico 詳細剖析:「硬體產業在未來三十年雖然還會存在,但利潤偏低又要承擔庫存壓力,反過來看 app 不會有庫存壓力、利潤又高,我才驚覺軟體是未來的趨勢!」自此 Nico 決定離開硬體產業,開展她的軟體業職涯,並陸續在 TutorABC、Uber、Waymo 等品牌擔任 PM 、營運或行銷的角色。
➤ 延伸閱讀:森林所畢業卻轉身成為 AI 工作者?規劃職涯、探索熱情比大學科系更重要!ー專訪 Cinnamon AI Research Department Head Jeff
正視心中的「被淘汰焦慮症」,不停跳轉到下個新興產業
「說「焦慮」有點過於誇張,但我的性格是希望自己走在科技的最前面,因為科技會一直推陳出新,所以如果我一直跟著他前進,就不必擔心我的下一份工作在哪裡。」
一路走來,職涯不停跳轉的 Nico 笑稱自己有「被淘汰焦慮症」。對她而言,轉職並沒有一個明確的「sign」,而是在平常了解最新產業趨勢的過程中,只要一看到有發展潛力的機會,就會勇敢去嘗試。「這麼做可以確保我處於戰略極佳的位置,當我越樂於擁抱破壞式創新,在市場上擁有跟我相同經驗的人就越少,增加我的稀缺性。」
亞洲人在美國的生存之道:先學會做人比做事更加分
Coinbase 營運團隊中大部分人都是美國人,而 Nico 是其中少數的亞洲面孔,讓人不免好奇她要如何才能順利融入團隊,甚至帶領團隊一起共事呢?Nico 與大家分享以下 4 個要點:
-
學會做人很重要
「專業固然重要,但有好 EQ 更重要,過去錄取我的主管在事後跟我分享,錄取我的最大主因是我的 People Skill。」人際之間的應對進退,常常是組織中複雜難解的議題,所以一旦具備這樣的優勢條件,就更容易被看見。
-
學會「厚臉皮」
有許多台灣人怕丟臉或尷尬,常常會聽不懂裝懂,但 Nico 認為厚臉皮發問,才是讓自己快速成長的正確作法,例如大方承認自己聽不懂當地人的慣用語,其實沒有什麼大不了,因為承認自己的不足並不可恥,反而可以縮短自己跟大家的距離。
-
帶人要帶心
帶人要帶心不只是對自己的團隊,面對合作單位或同事也一樣,因為當你真誠待人時,對方也會感受到並真心對待你,在許多細節上學習彼此體諒與適時讓步,才可以最大化工作效益,排除惡性競爭。
-
設定原則
延續前一點,Nico 認為身為主管,設定工作原則非常重要,例如她的原則就是「不能接受彼此惡意競爭」、「做到平等對待每個員工」、「設立清楚工作時間邊界」,而她也以身作則實踐這些原則,確保團隊與個人都處在健康的工作環境中。
➤ 延伸閱讀:想挑戰海外工作?遠端時代正是良機!-專訪《跨國商業人士沒告訴你的事》主持人 雪倫
想闖蕩海外職場?成功拿到跨國機會的 2 關鍵
如果你有技術背景,能夠勝任技術職(例如:工程師),其實任何海外的機會都比較容易錄取,但如果是想跟我一樣走營運或是跟一般商管相關的工作內容,通常需要透過特定管道才能跳到海外。
訪談尾聲,Nico 也從他的經驗與大家分享,如果真的想在海外工作,但又不是想找技術職位,可以從以下 2 個關鍵切入,會大大提升長期留在海外工作的機率:
-
進入有機會外派的跨國公司
「這是我第一次到 Uber 亞太區工作的方式,當亞太區一有職缺釋出我就申請,也因為當時在 Uber 台灣我的工作表現良好,才順利拿到這個機會。」回顧躍升到 Uber 北亞區用戶營運經理的過程,Nico 認為進入有外派機會的企業,是想到海外工作很不錯的途徑。
-
認真的學歷背景
「大部分想跳到海外工作的人都是到國外念碩士,再到當地找工作。但如果你不是工程師背景或其他技術職,又沒有亮眼的碩士學歷,想找到好工作的難度很高。」如果真的有心,Nico 建議取得知名海外大學 MBA 學歷,增加亮點以證明自己的實力,才能說服別人給你機會。
除了以上的兩種途徑可以準備,Nico 最後也鼓勵大家,要開啟跨國工作職涯前,很重要的是要做好接受文化差異的心理建設,要能夠 Be Open-minded,除了接納不同的文化,也要做到勇於發問或表達自己的不同,才有可能做到較透明的雙向溝通,在職場上順利的走下去,有更好的發展。
更多精彩內容都在《職涯履行家》
想聆聽 Nico 完整精彩的職涯旅程,以及更多跨領域轉職秘訣嗎?點擊收聽完整的《職涯履行家》單集!
➤ 延伸閱讀:
UI/UX 產品設計師海外面試經驗分享:從日本跨國企業 Indeed 到澳洲巨型獨角獸 Canva 面試流程、面試心得與建議
【職涯選文】怎麼突破新手主管焦慮?4個角色帶你實踐主管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