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g-banner
removeMithril
撰文者/Yvonne Chen

2018-09-27 Views: 5284

認識秘銀小夥伴:資料分析工程師 Tony

魚缸只有一隻蝦之最ㄎㄧㄤ少女系直男

對軟體公司來說,資料分析工程師絕對是不可或缺的角色,透過分析資料去制定公平的規則、設想並解決所有大家想到的沒想到的各種問題,那就是資料分析工程師了,吧?

實際上,直到訪談之前,我都不太清楚 Tony 的工作內容是什麼,不過這次訪談他解釋得非常清楚,一起來認識感覺有點神秘的資料分析工程師 Tony吧!


「怎麼會走上工程師這條路?」

 

我原本是物理系, 因為比較喜歡跟數學有關的東西,所以轉學到了資工系,做和數學有關的研究。後來出社會找工作時我就想,我想要做可以給很多人用的軟體,於是決定找系統軟體方向的工作,因為系統軟體做得成功會是非常多人使用,就像是每個人電腦都會有作業系統,但不一定每個人電腦都有安裝 Adobe 軟體、或是臉書 app。

 

「為什麼選擇資料分析的領域?」

 

剛開始找工作的時,我進了趨勢科技的檔案掃描部門,想說這應該跟作業系統核心很接近,結果剛好遇到公司在全力發展利用機器學習掃描產品,剛好我大學有做過相關的研究,是當時組內比較有相關經驗的,就往資料分析方向發展了。

 

「如果用一件生活化的事情來比喻寫程式,你覺得寫程式對你來說像什麼?跟資料分析是否有不同?」

 

一開始我覺得像偵探,但後來想想比起偵探,更像兇手。

寫程式最後都會有一個過程是 debug。以前寫程式的習慣可能是先完成一個功能後,再看看有哪裡可以改進的。這就像是偵探的角色,在案件發生後才回推原本的狀況。但我覺得寫程式應該要更像兇手,因為兇手都會在事前做好規劃,把所有的可能性與細節都先想過一遍,並思考遇到各種問題時要如何解決,也因為這些事情都還沒發生,所以很需要注重思考的邏輯、並排除不合邏輯的方向。

我覺得相較於寫一般的程式,資料分析更難,因為資料分析的錯誤不會立即浮現,錯誤的可能性也更多元,不像大部分程式一樣,上線後 bug 會馬上浮現。若維持前面的比喻,寫不好的程式會像是兇手破綻百出,立刻就被警方循線逮補;而資料分析則是行兇後看似沒有破綻,但是十年後才發現根本殺錯人了。

 

「什麼時候開始接觸虛擬貨幣/區塊鏈的?現在有投資虛擬貨幣嗎?買哪些幣?」

 

在 2016 年中的時候,剛好有機會跟副總合作,那時候只知道他在研究區塊鏈相關技術,就向他詢問了區塊鏈是什麼、是否可以投資等問題,那時候他還提了很不錯的投資方案問我有沒有興趣,不過我當時手頭比較緊就沒投。記得那時 ETH 的價錢才 10 美金左右吧,等到我 2017 年想說可以進場的時候,就被套在 1250 了。目前只有持有 ETH 跟 MITH。

 

「當初為何會選擇加入秘銀?」

 

想在新創公司工作看看,體驗一下不同的環境,因為在大公司裡提案不一定會實現,一個提案的週期很長,可能要過一年才會成形為一個產品,也有可能提案會被打槍,因為公司不需要這樣的東西就能夠從最大的客戶那賺到錢。當時覺得提了不少案子,都因為這樣無法實現,所以想換一個不同的環境。

我當時在考慮 LINE 和秘銀,不過因為對區塊鏈感興趣,就決定進了秘銀。

 

我覺得區塊鏈項目其中一個很有趣的特色在於,大多項目在一開始,只提了一個他們覺得需要透過這樣技術來解決的痛點,寫成類似口頭承諾的白皮書,就可以獲得一大筆經費,一個連 POC 都沒有的項目可以獲得一筆至少養一個團隊四五年的經費,仔細想想非常不可思議。
這樣一個新的募資生態,不像傳統創投要有成品,也不像群眾募資至少要有個 POC,區塊鏈的募資只要有個方向(夢想),甚至只要說出一個痛點就可以開始。這促使很多團隊有足夠的經費去探討一些以前不一定有機會嘗試的問題,像是電子化病例、數位資金盤、共享計算資源來訓練機器學習模型、分散式 AD Network、獎勵式OO挖礦、身份驗證、無仲介平台、著作權保護等等,非常多有趣的項目都是因為有這種新的募資模式出現,才有機會去被嘗試。
雖然這種新型態的募資方式偶爾會造成募了一堆錢,結果什麼都做不出來;甚至被有心人士利用來騙錢。但受益於這種募資方式,善用資金認真做事的團隊也不少。簡單來說,我認為 ICO 很像是「大家看好你的團隊,拿錢給你,請你想辦法找出問題與解決方法」。古往今來很多研究與新發現、發明都是在充裕的資金環境下才有辦法誕生的。所以我認為有一群人能夠拿到資金,去努力地找到問題、解決問題,對於人類的進步來說會是很有幫助的一件事。
進秘銀以後,我覺得我有看到秘銀在「不斷嘗試、用不同方法去解決問題」這方面非常符合我的期待,滿開心的。

 

「覺得目前為止工作中最困難的部分是?」

 

最困難的是要判別與確認各種事件。例如,一個 Lit 上的使用者,他每天都 上傳同樣一張照片,他的觀眾也是同樣的一群人。你可以說這樣的使用者是一位惡意的、不符合平台使用規範的使用者。但如果他每天都上傳同樣的照片,卻有一部分的觀眾是不同的人,那是否可以解釋為他用同樣的這張照片持續吸引到不一樣的觀眾?那這樣的使用是否就不能被視為不合理的使用?為了讓 Lit 上的規則更公平,我必須觀察千千萬萬種的使用情況,可是我的觀察與判斷如何做到盡量客觀,這個分寸滿難拿捏的。

 

「那你會怎麼解決呢?跟大家討論嗎?」

 

我會模擬這樣的一個環境,或是做 A/B testing,看看我這樣更改後的發展是否跟我預期的一樣。雖然這不是很完美的實驗,但我們盡量在不影響使用者的前提下進行。

 

「工作中最有趣的部分?」

 

看大家貼文很有趣!可以觀察到使用者為了挖到更多秘銀的策略在改變,像是有人會在圖片上加文字,延長貼文的觀看時間、有人上傳煽情的圖片吸引注意力、有人會留言給對方提高互動、又或者什麼都不做但追蹤很多人(期待對方會追蹤自己)、有的則是集中在晚上一次上傳很多照片。你會觀察到有些人的策略真的讓他獲得比較多秘銀、有的則成效不彰。觀察這些策略可以驗證整個 Lit 的生態是不是有走在我們期待的、覺得健康的發展方向。

另外就是,作為一個資料工程師,區塊鏈讓所有交易無所遁形,所以我可以在以太坊的鏈上看到全部的資料,非常有趣。像是秘銀推出秘存的功能,我就可以透過觀察這些交易的資料,從中分類,進而研究使用者的行為,這也滿有趣的。

 

「個人嗜好/假日都在幹嘛?」

 

我會和女朋友到處走走,有一陣子很喜歡密室逃脫,每個假日都會找一間來玩。如果是自己一個人,我會到沒有小孩的咖啡廳坐一個下午,打開電腦,不用做任何有生產力的事情,就很舒服。

 

「最喜歡的食物?平常的、公司的零食?」

 

我喜歡吃生魚片,公司裡最喜歡的零食是堅果。

在吃的方面我其實不太挑,不過理想的生活是像《生活大爆炸》(The Big Bang Theory) 一樣,每天吃固定類型的料理,像是週一是泰式日、週二是越南麵,週三吃中菜……這樣就不用每天煩惱要吃什麼了。

 

「用一種動物比喻自己?」

 

我覺得自己像拉布拉多,但現在頭髮比較短可能比較不像,因為我的身材很魁武,但有微妙的少女心,就像拉布拉多很溫和一樣。

 

「最近最想學習/努力的方向?」

 

以前我就知道 Kaggle 這個網站,但當時沒有特別有興趣。很久沒上 Kaggle ,最近覺得他們變化很大,變得很有趣,會學到很多不同的分析角度,他們有自己辦比賽,我想參加獲得獎金!

 

「未來夢想?」

 

我非常喜歡「找到問題」然後「解決問題」的過程,就像我喜歡密室逃脫一樣。所以希望能夠往顧問的方向發展,作為厲害的分析師,從資料來判定這個公司目前的狀況,並分析問題可以怎麼解決。

Yvonne:這好正經,有沒有比較不切實際的夢想?

我希望可以跟七龍珠的悟空一樣會瞬間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