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g-banner
COMMEET 雲端費用管理系統
撰文者/Chris Tsai|COMMEET編輯群

2023-05-15 Views: 2023

雲端運算是什麼?雲端運算主要的服務模型有哪些?

最近雲端技術發展蓬勃,也因為疫情的催化,全球各個企業體都了解「雲端化」為轉型的關鍵,紛紛開始透過雲端架構、雲端數據管理等解決方案,來加快數位轉型的步伐,顯示雲端趨勢早已銳不可擋,而近來常聽到的雲端運算是指何種範疇呢?傳統資料庫日漸式微與雲端運算的崛起有相關性嗎?跟著 COMMEET 一起探究吧!


文章目錄
何謂雲端運算?
雲端運算三大服務模型
常見的三種雲端運算部署類型
雲端運算有哪些優勢?
台灣雲端運算之現況與未來發展

何謂雲端運算?

雲端運算 (Photo Source:Shutterstock)

在談到雲端運算之前,我們可以先從「雲端(Cloud)」本身的意義先行理解。雲端,指的是透過網際網路進行存取的伺服器,使用者可從多種裝置至雲端伺服器存取檔案或應用程式,舉個簡單的例子,我們可以透過電腦或其他行動裝置登入 Gmail,即使裝置故障,使用者只要擁有相同帳密,便能體驗一樣的電子郵件服務,而雲端運算(Cloud Computing)就是種基於網際網路對運算資源進行隨需存取,讓大家可以方便地共享軟硬體、資料儲存空間、開發工具等資源。

雲端運算也可指雲端相關技術,包含虛擬化 IT 基礎架構、軟體等技術,使 IT 能夠在不受實際硬體邊界的限制下,進行排存和分割,然而許多企業早已針對其內部基礎架構,採用合適的軟體交付模型,以確保所有公司資源都可以被靈活地運用,並降低營運成本。

此外,根據 IDC 國際數據資訊的全球季度企業基礎架構追蹤報告指出,2021 年第三季全球雲端基礎架構的支出為 186 億美元,與去年同期相比成長 6.6%;以區域而言,亞太地區成長幅度最盛,反觀北美地區的成長幅度只有 1.1%,顯示出亞洲企業對於產業顛覆較其他地區積極。

企業數位轉型進程與雲端服務已密不可分,甚至在未來五年,多雲架構將成為領先市場的指標,而且為了解決資訊不對稱的問題,應用程式之間必須更講求互通與交互性,這也是為何多數領頭企業提早佈局雲端投資,才能迎戰全面數位化的時代。

以下快速介紹雲端運算的服務模型、部署類型及優勢,希望透過簡單的列點整理,大家對於雲端領域能夠有初步的了解,也可在企業轉型藍圖之中,規劃相關的技術策略。

 

雲端運算三大服務模型

雲端運算 (Photo Source:Shutterstock)

國際雲端運算產業爆發性成長,新型的雲端運算架構可支援更多的工作負載量,下述為目前大家普遍認同的服務模型,明白三者之間的差異後,對於公司後續的雲端技術佈局也能更得心應手。

• 基礎結構即服務 IaaS

IaaS 是最基礎的雲端服務模型,使用者可隨需存取基本運算資源,簡單來說,就是公司可以向雲端服務供應商租用伺服器或儲存空間,便能在該雲端基礎結構中建置任何應用程式。

現階段 IaaS 解決方案可協助企業減少內部資料中心的維護時間,也能大幅節省了硬體成本,其高效能的運算更可幫助使用者解決上百萬個變數或計算程序的複雜性,DigitalOcean、Google Compute Engine 和 OpenStack 都是全球知名的 IaaS 供應商。

• 平台即服務 PaaS

PaaS 提供開發、測試、傳遞與管理軟體應用程式的隨選環境,內含的資源可讓企業傳遞任何項目,舉凡簡易的雲端式應用程式,甚至是其他企業應用程式皆可。

PaaS 也包含 IaaS 的基礎結構,但它還兼具了資料庫管理系統、開發工具、商業智慧服務等多元項目,所以常被應用在支援完整的 Web 應用程式生命週期,讓開發團隊可身處不同地域位置,仍然能夠執行專案,並有效減少編碼時間,而 PaaS 供應商可透過網際網路提供建置應用程式所需的一切,使用者只需管理自己開發的應用程式或服務,其他疑難雜症交給 PaaS 廠商即可,較受信任的廠商有:Heroku、Microsoft Azure。

• 軟體即服務 SaaS

SaaS 是種軟體交付模式,讓使用者可以單純地透過網路連接至雲端應用程式,省去了以往傳統軟體繁瑣的安裝步驟,而且供應商通常以訂閱制販賣服務,與傳統地端軟體相比,定價相對平易近人,是許多中小企業選擇數位轉型工具時的首選。

你曾經使用過 Web 電子郵件服務,例如:Outlook 或 Hotmail,其實就是一種 SaaS 服務形式,現今市面上 SaaS 供應商多元,大家可根據自家企業的工作性質,挑選合適的 SaaS 軟體,讓你的公司能夠以最少的前期成本達到不錯的轉型效果。(延伸閱讀:【數位轉型工具箱#1】SaaS是什麼?軟體即服務將成主流!?

 

常見的三種雲端運算部署類型

雲端運算 (Photo Source:Shutterstock)

雲端運算的部署類型,也就是資料存放的地方,企業可根據資料的類型(機密或開放性),來考量公司資料該存放在何種位置,而雲端運算的部署類型不盡相同,但各有其優勢,皆能發展出不同的服務模型或解決方案。

1、公有雲(Public Cloud)

公用雲是由第三方雲端提供商透過網路,將資源共享給使用者的一種雲端運算模式,其中的資源包含儲存空間、應用程式、IaaS 與 PaaS 等,用戶只需依據自己的用量付費,以及一筆基礎的訂閱費用。

AWS、阿里雲、Google Drive 都是市面上常見的公有雲供應商,AWS 甚至掌握著超過 40% 以上的市佔率,而且公有雲的市場價值在 2021 年已經達到 2,750 億美金,在背後驅動成長力的,是公有雲的便捷與易用性,這讓許多數位原生的新創公司甚至在一開始,就直接透過雲端來管理公司內部的大小事,愈來愈多中大型企業也開始轉移公司的基礎建設,藉由導入雲端方案以降低營運成本,增加經營的靈活性。

2、私有雲(Private Cloud)

私有雲是第三方雲端提供商透過網路或專用網路,將雲端資源提供給單一企業或組織使用的雲端運算資源,概念不同於公有雲的開放性,但仍保有公有雲容易使用、擴展的優勢,不過使用者須自行維護資料中心的相關運作,這也是為什麼私有雲的營運成本遠高於公有雲。

雖然私有雲讓企業用戶不必承擔軟硬體成本,但在整合與管理層面上困難許多,使得許多人對於部署私有雲的必要性存有疑慮,這讓更多大企業會同時部署私有與公有雲,也就是下方提及的混合雲概念。

3、混合雲(Hybrid Cloud)

混合雲結合了運算、儲存與服務環境,實現了公有雲與私有雲各自的特色與優勢,資料可在這兩種雲端環境中共用,企業可以透過更快速的成本效益來強化現有資源,假如你的企業私有雲執行太多工作負載,便可藉由混合雲的優勢,讓業務更有彈性。

如今,混合雲的部署愈來愈普遍,Mordor Intelligence 更是預測在 2019 ~ 2024 年,混合雲市場的年複合成長率(CAGR)將高達 18.7%,這顯示了上雲為必然的趨勢,台灣所有企業更應該在雲端相關法規、隱私、安全性多做考量,並以多雲架構為基礎,藉以提升競爭力。

 

雲端運算有哪些優勢?

雲端運算 (Photo Source:Shutterstock)

• 靈活性

大部分的雲端運算服務多以自助或隨選形式提供,即使是大量的運算資源,也可以在幾分鐘內就完成部署,讓企業更具靈活性,免於容量規劃的壓力,也因為能夠輕鬆地進行資料存取,所以便於企業發展創新事業。

• 彈性

雲端運算的基礎架構可隨需求進行調整,以支援浮動的工作負載,當業務需求縮小,使用者也能夠隨時縮減雲端資源,或是建置其他雲端解決方案。

• 低成本

雲端運算能消除購買軟硬體的成本,也可將資料中心、伺服器的費用轉變成變動費用,讓用戶只要針對所使用的 IT 付費即可。

• 安全性

各大雲端供應商其實都在積極強化雲端服務整體的安全性狀態,希望能有效保護客戶的資料、應用程式及基礎結構,能不受潛在威脅的侵害。

 

台灣雲端運算之現況與未來發展

雲端運算 (Photo Source:Shutterstock)

綜觀台灣的資通訊產業(ICT,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除了擁有技術優勢之外,在雲端資料中心三大核心伺服器、儲存、網路等硬體設備上,都具備自主製造與平價的供應能力,而台灣目前為全球伺服器輸出的第一大國,硬體品質獨步全球,鴻海、緯創等大企業都是領導廠商,以 OEM、ODM 的代工型態為主,並直接供貨給 Google、Microsoft 等大規模的資料中心。

然而,國內伺服器廠商由於缺乏系統軟體之整合能力,所以無法主導伺服器產品的技術標準,導致品牌價值無法宣揚至國際市場,也因為礙於技術門檻的限制,台灣的中小型伺服器供應商無法打入大型雲端資料中心市場,不過在儲存產業的部分,台灣在前端晶片、控制器方面,都有很堅實的基礎,相信在快速增長的資料與容量需求之下,台灣的雲端運算產業能持續推動,相關技術定能有所革新。(延伸閱讀:ChatGPT 職場應用:Excel 結合 AI 人工智能,自動統一資料格式


雲端運算的出現,是一場改變全球的資訊服務革命,躍上雲端顯然已成為全球趨勢,如何更有效地運用雲端數據,將成為企業未來經營的重點項目,希望透過本篇文章,讀者能對於雲端技術領域有更深的一層認識與了解。

文/Chris Tsai|COMMEET編輯群

費用報支流程|免費檢測

快來認識 COMMEET 雲端費用管理系統
Your success, our commitment.
COMMEET 雲端費用管理系統
COMMEET 是台灣第一家雲端費用管理品牌,透過線上報銷即時整合費用資訊,並為企業導入創新金流服務——虛擬信用卡,提供企業更聰明的支付選擇,我們期待以科技落實費用管理,攜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