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前的「逃避」與「準備」/王崇智
創業需要準備嗎?什麼是創業的準備?有人說,沒有準備就去創業,恐怕必死無疑;也有人說,創業沒有準備好的一天。對創業家而言,是熱情重要,還是準備重要?創業需要準備嗎?需要準備什麼?
創業該準備什麼,跟「環境氛圍」與「創業動機」都有關係。
環境氛圍會影響創業的心態。在台灣早期窮困的年代,每個人都在創業;那時候沒有聽誰在「談創業」,但往往是幾個朋友拉在一起,就真的去創業了。因為如果不拼,就只能做苦工,沒什麼太多出路,而這種「顧肚子」的創業,是最直接的趨動力。
然而,如今的創業,是因應科技變遷之下,鼓勵產業轉型的時代需求、也是國家政策對創新創業的推動。
但創業並非容易之事,創新創業難度更高,這是需要不斷克服困難的歷程;「下定決心去做」(commitment)的心態,是最重要的創業準備。
環境氛圍影響創業心態
在那個台商「一卡皮箱走天涯」的年代,根本沒有人從後面踢他去走天涯。不講創業動機、也不談commitment;但為了顧肚子,人人敢衝肯做,為台灣的經濟打下堅實基礎。
而隨著環境改變,顧肚子也已經不是最大考慮;潮流開始走向專業經理人、外商企業。當年我在美國上班時,是「混不好的人」才出去創業,最優秀的人才都在大公司;所以談到創業的動機與準備,其實還牽涉了複雜的環境因素,
一般來講,愈貧窮的國家,優秀的年輕人創業的風氣愈高;至於美國矽谷則是文化使然,它是一種對創新、新知識的追求,有點冒險家的性格:你叫他待在家裡,他就是不願意,一定要去追求。
這和顧肚子不一樣:這是對現有狀況的不滿,是人的天性之一;就像古早時代那些探險家,雖然知道家裡比較安全,但他就是待不住。
「生理上的動機」真的是創業的最佳推手。
所以矽谷推創業還說要「節食36小時」感受一下;因為以人性來說,肚子餓的時代動機最強、最是詭計多端。老虎、獅子餓了,看到兔子一定追、而且一定有能力追;因為如果追不到,自己就可能沒命了。
台灣社會對創新創業的需求
不同於顧肚子的創業是為了生存所需,創新創業是為了創造價值,為國家創造更多就業機會,也是有抱負的年輕人翻身的途徑。
近年來,政府為了促進經濟發展,積極推動創新創業;在這股創業熱潮裡,彷彿很多人都想成為創業家、準備投入創業。然而,這股創業風看似熱鬧蓬勃,卻只是一種表象。
我在大學教書,看到很多學生參與創業課程或活動,但你若問他們要不要創業,這些人心裡其實並沒有真的想過;因為他們不知道什麼是創業,很多人只是因為聽到別人講,所以有興趣「玩一玩」。
對於許多參與創業活動或課程的學生而言,所謂的創業選擇比較像是「遊戲」,而不是「人生選擇」;因為他們沒有「站在崖懸邊」決定往下跳的心態,只是看到一個風光明媚的地方、抱持一種逛街購物的心情,對創業「有興趣」、做一些專案、參加一些創業學程。
若要他把創業當成未來職涯的一個選擇、而且是一個最終的選擇,他們其實多半都還沒準備好談這件事。
「等待」的心態與「往下跳」的心態
台灣需要創新創業帶動經濟發展,然而台灣的環境太過壓抑,是個把年輕人壓垮的環境;大家談論創業,但對於「為什麼要創業」卻沒有清楚的說法。嬰兒潮世代的成功,造成了千禧世代創業不成功,因為後者缺乏最基本的戰鬥力。
這幾年,我參與政府鼓勵碩博士赴海外實習創新創業的計畫;在評審過程中,和這些堪稱台灣菁英份子的學生有所接觸,感受到兩種極端心態:有些人總是在「等待」,認為未來如果有機會就可能去創業。
這些人彷彿在等待一個東西從天而降,希望有那麼一天能夠黃袍加身;然而,如果抱持著這種心態,是不可能創業成功的。
因為,創業不是自動發生的,而是一種「創造」的過程;這是一種站在懸崖邊、決定往下跳的心態,也是一種在不斷的困難挑戰與挫折中,仍能堅毅前行的心態。
別把「逃避」當準備
至於另一種心態,則是認為自己完全沒有準備好;即使從學校畢業,卻對自己所學的東西沒有信心,這源自對教育系統的不信任。很多創業課程的學生會去組讀書會、聚在一起吃吃飯,但然後呢?問題就在這裡:「What’s the purpose ?」(做這些的目的究竟是什麼)。
這些人很有求知慾、也都很想學習,但如果你問他最後想做什麼,他們覺得自己在做「認知上的準備」;但以這個階段來講,做這種準備是沒有用的準備。
最重要的,其實是「心態上的準備」,也就是說:
「你到底要不要跳下去」?
創業是要準備的,而這個準備包含「技巧」與「心態」兩方面。
其中,心態的準備占了八、九成;所謂心態的準備,就是去釐清目標是什麼。但有太多年輕人連這一步都不想跨進去;他們沉浸在「創業的學習過程」中:看一些書、組讀書會,好像這樣就比較有效,但其實是把「逃避」當成準備。
創業準備是一種「環境的準備」
在美國,矽谷著名投資人Tim Draper創立的「Draper University」,就鼓勵你穿著西裝直接往游泳池跳;這是要表達一種態度,要你不顧一切跳下去。如果你要創業,就要有這種「做一件事,就不要想東想西」的心態。
許多台灣人到了矽谷常被啟發創業動機,但回到台灣卻又變回原形,只好一直在同溫層裡取暖才能往前走。台灣想把矽谷的創業氛圍搬來,但常常效果有限,這是因為人性使然。所以,創業需要心態的準備,但心態的營造需要整體環境的準備。
環境的準備要從教育開始。一個環境不會自然改變,而教育則是改變最好的力量;除了教育,另一個方式就是大環境的改變。當人們受到很大的壓力、經濟環境不好,就必須走向「顧肚子的創業」,但這當然並不是我們希望看到的局面。
透過教育協助創業準備
因此,為了推動創業環境的改變,我希望打造一個比較有效、集中資源的加速器,為台灣重新鏈結矽谷創新創業的能量,提供一個「創業準備的保溫箱」,協助你準備一套有效的專業技能、把有緣人拉進來;同時創造一個氛圍,把台灣的環境準備好,讓學員在這個環境和過程裡累積信心。
創業準備要靠環境,但環境無法複製;所以我從矽谷回台灣推動國際級加速器TAcc+時,不會去複製Y Combinator這類美國加速器,而是試圖營造一個好的環境,讓台灣人在面對國際機會時,能夠走得出去;同時也幫助創業者再教育和訓練,協助準備正確的心態與專業技能。
結語
成功無法複製。台灣上一輩成功的人,如果再度創業時不能加入時代因素,現在去創業也可能會失敗;而現在即使在台灣創業,也要面對全球市場。
所以我在推動TAcc+時,以「開放式創新」(Open Innovation)和「策略性創業」(Strategic Entrepreneurship)為骨幹,結合「客戶開發優勢」(Customer Development Edge)的落實方法,就是要讓台灣創業家面對西方市場時做好準備,改善台灣的創新創業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