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畢業自設計領域的學生從2007年至今成長至少一倍,平面設計科系更是其中的熱門。在平面設計逐漸被重視、競爭越來越激烈的現在,設計師該如何在業界脫穎而出,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那麼,設計師該個人接案還開設公司?接案時要如何才不會被客戶吃豆腐?內斂的人如何自信地向客戶提案?讓兩位知名設計師來解答設計師們的疑惑!
本文目錄:
- 平面設計的門檻越來越低?設計師和核心能力其實是規劃
- 設計師該開公司還是個人接案?「專業」與「多工」的抉擇
- 設計師接案時,該如何保障自己不吃虧?
- 個性內斂、不善表達?設計師該如何與客戶交流意見?
- 對於各種不同媒介的呈現跟應用,平面設計師怎麼看?
- 許多商品都在數位化,實體商品會式微嗎?
- 商業導向跟非商業導向的案子,有什麼差異?公家機關會比較重視設計嗎?
- 作為有資歷的設計師,是否想讓自己的設計發揮更大影響力?
- 兩位對對方印象深刻的設計作品?
- 設計師該如何維持專業的敏銳?要持續精進技能、學習新的設計方法嗎?
顏伯駿與田修銓,兩位資深的平面設計師皆在學生時期就開始接案,並持續創作出各種代表作。同為牡羊座,兩人性格特質卻截然不同;顏伯駿的理性敏銳與田修銓的直率感性,儼然成為兩種設計師的典型樣貌。「YOTTA 路邊攤計畫」計畫第二彈,邀請這兩位平面領域創作者對談,談設計師接案的實戰技能、談平面設計的樣貌,也談當平面設計作為一種語言,他們如何與世界構通。
平面設計的門檻越來越低?設計師和核心能力其實是規劃
田修銓(下稱田):我覺得門檻沒有變低。
顏伯駿(下稱顏):有啊,技術變簡單了。但技術、軟體本來就只是一個入門的管道。有沒有辦法長期經營,跟會不會使用軟體,完全是兩回事。想要做這個行業,首先要有決心把它變成一個事業在經營。
你(指田)說的門檻是另外一種門檻,跟攝影一樣;以前有錢買設備的人,就可以當攝影師。現在人人都有設備,但是有美感的人才能當攝影師,跟設計師是一樣的。
田:可是我覺得這還是兩件事。像小乙老師曾經分享說:攝影是最簡單的一件事,但是拍到有自己的樣子也是最難的一件事。就像一般人打開Word做編排是一樣的,不一定需要設計做;有需求跟願意多花錢的人,就請專業設計。
顏:這個也是因為我們傳統以來,設計師跟美編其實沒有分得很清楚。有沒有規劃的能力,其實是設計師比較核心的技巧,但是不是會用軟體就是設計師,是不太一樣的事。
設計師該開公司還是個人接案?「專業」與「多工」的抉擇
顏伯駿 X 田修銓專訪影片 :給freelance設計師的提醒
田:以前還是學生時會想接案不就只要有一台電腦?覺得做平面設計很幸福,不用什麼成本。真正開公司之後發現超多東西要支出,這是比較不知道的地方。這也是為什麼個人接案的報價,可以報很低的原因。公司規模跟個人接案,是完全不一樣的。
開不開公司就是看一個人的個性跟選擇。開公司需要跟人家交流、處理行政事務、會計事務,還會有很多基本支出,真的開了公司就必須學會這些事。
顏:一個公司之所以健全,是因為會計做會計的事、企劃做企劃的事、設計做設計的事。而Freelancer等於全部都做,但只會一項專業,其他東西一定不專精。那在沒有那麼專業的狀況下,要求別人用平等的方式對你,其實也是對別人不公平的。因此在有辦法公平的對待別人之前,那是一個過程,而這個過程要熬過一陣子。
設計師接案時,該如何保障自己不吃虧?
顏:基本上要有合約。碰到問題之後,會改善合約簽訂的流程。(問田)那你怎麼保護自己的?
田:我就遇到很多雷。可是我不會針對發生在這個客戶身上的事而怎麼樣。如果下次要跟同一個客戶合作,會先跟他說明,確定東西是可以順利產出的。
個性內斂、不善表達?設計師該如何與客戶交流意見?
田:我就是不擅長表達的設計師。
顏:你滿敢表達的好不好。
田:我是有話直說,直接表達想講的事,可是碰到案子時反而會覺得,我想講的就在作品裡,如果客戶看的時候還需要解釋,那就是我沒有做成功。
顏:我覺得視覺引發大家的共鳴,本來就是設計師應該做到的事情。但很多時候客戶可能相信設計師的視覺處理能力,但是必須理解設計師為什麼要這樣使用它;他們會想知道設計師的策略是什麼。而當客戶知道設計師的策略,才會知道怎麼運用他的策略。
田:我都會希望客戶先看,看了他有感或是有問題我再解釋,而不會一開始就提出解釋。比如說一個Logo,客戶都會想先知道它的理念,可是我會覺得,消費者在路邊看到這間公司的時候,不會有文字說明。所以客戶的立場就跟消費者一樣,能不能在完全不知道理念的情況下,從這個Logo就知道它是賣什麼的、或者是它的理念從哪裡來。
顏:那是第一步。那如果這個消費者有意識、想要了解你的產品呢?
田:那個時候我才會跟他解釋。
顏:你是以預設客戶是一個新的消費者的立場上跟他溝通,這也是一個溝通的方式。
(圖一)田修銓作品:2017台灣生態旅遊年 主視覺設計
對於各種不同媒介的呈現跟應用,平面設計師怎麼看?
顏:有一些型態正在改變,比方說現在唱片設計可能不是一個專輯封面,而是十張單曲封面。至於其他媒體的視覺(例如串流音樂平台banner),則是看怎麼談,可以請客戶自己處理,也可以是設計師自行處理。都要請客戶提出規格單。
田:在一開始談的時候要先問客戶是否需要做resize,因為客戶通常會跟你講一個視覺的費用、後來又會需要多做一些應用。resize雖然看起來很簡單,但也很花時間,而時間就是你的成本,會牽涉到費用。
許多商品都在數位化,實體商品會式微嗎?
田:不會。大家還是會聽音樂。紙張也是,大家都說因為電子化的關係印刷會減少,但是實際上還是很多東西需要印刷。
顏:我覺得只是概念變得不一樣而已。因為實體現在變得像是禮品,設計變成禮品設計或周邊設計。原本實體可能還同時具有資訊傳達的目的。為什麼以前一張海報、一個專輯上面有很多文案,是因為它同時具有傳播的功能,但現在分開來了,傳播歸數位,實體則是一種珍藏。
(圖二)及(圖三)顏伯駿作品:(左)Faye 飛 象牙塔 單曲封面設計,(右)王若琳 H.A.M 單曲封面設計
(圖四)田修銓作品:唐綺陽 2018唐綺陽星座運勢大解析 封面設計
商業導向跟非商業導向的案子,有什麼差異?公家機關會比較重視設計嗎?
顏:對我而言他們都是商業的案子,只是領域不同。比方說藝術、音樂,它確實因為產業類別不同,關注的族群跟使用的語彙就不一樣,但都是商業案子。
(圖五)顏伯駿作品:TIFA台灣國際藝術節 莎士比亞的妹妹們的劇團 王嘉明作品《親愛的人生》視覺設計
田:關注的族群是對於業主最重要的事。像高雄輕軌就是面對大眾的設計,我會覺得壓力很大。會認識我們的人都還是關注設計領域的人,有時候要面對一些(不熟悉你的)人賣在做的東西,溝通上會比較困難。聽到各種不同的意見之後,要判斷是不是和自己出發點有相左的地方,因為設計沒有標準答案,只是每個人在做的出發點不同而已。
(圖六)田修銓作品:高雄輕軌 CI設計
作為有資歷的設計師,是否想讓自己的設計發揮更大影響力?
顏伯駿 X 田修銓專訪影片 :身為平面設計師的使命
顏:我以前有被這個問題煩惱過一陣子,覺得為什麼我們要被賦予這種使命感?後來發現其實完全不需要管這件事,就是做自己喜歡的事,把它做好就好了。因為到最後會影響別人的都是那一份熱情跟執著。使命感這種東西不能變成一種口號,比方說如果我想要影響別人,我會覺得我的言行必須讓別人有值得學習的樣子。而不是說要改變這個,但卻沒有給出一個適當的做法,那對我來講就是一種空話。
田:我的使命感是想讓台灣變更美。比如說大家會覺得公家機關的東西都很醜,但如果有一天台灣的設計師接到公家部門的案子,會覺得很榮譽,這就是一個很棒的事。如果有一天做政府的案子,大家會覺得跟做過田馥甄、林宥嘉的一樣帥,那我會覺得很酷。可是那個使命感是來自於我真的很喜歡台灣,我希望它可以更美麗一點。然後又牡羊座(大笑)。
顏:跟我一樣(笑)。
(圖七)田修銓作品:金門縣政府 CI設計
兩位對對方印象深刻的設計作品?
田:金曲獎的視覺。(對顏)你會不會覺得聽到很膩(大笑)。
顏:會,超膩(笑)。
田:我想講金曲獎的原因,是因為我覺得大部分的人認知是「那不就是攝影厲害?」,可是其實設計很多時候是從開始就發想好。金曲獎的影像呈現一定是他有先想好要什麼,才去找到適合的人。這些都是設計上無形的工作,絕對不是大家想像的圖片放上去、字排一排而已。
顏:對,這也是我想傳達的;設計師看東西的面向不只是在 graphic 上,還有包含組織,但在台灣很多時候設計師是做最後一道關卡的編排。我一直覺得設計師角色應該可以再往前;我們若有辦法去引導其他領域一起合作,就能擴充在視覺設計的空間。
(圖八)顏伯駿作品:第28屆金曲獎 主視覺設計
田:另一個是孫盛希的專輯設計。我之前想過一個問題是台灣好像比較少用照片影像在做設計的設計師,但我後來發現你的 setting 滿多的。
顏:我很喜歡做這個,有人發現真的滿感動的。
(圖九)顏伯駿作品:孫盛希 Between 專輯封面設計
我說我對他印象深刻的東西,是這次「平面設計的形狀」展。很厲害的是他從平面設計師的角色,進到策劃人的角色。然後海報也不是他做的,我覺得這是很大方的一件事。因為一般設計師會想要主導自己的東西 ,(對田)但是你其實很大方,又讓很多人加入你的想像之中,我覺得在一個文人易相輕的環境裡,要做到這件事不容易。
作品的話,光良的「九種使用孤獨的正確方式」專輯設計很可愛。做到很細。外面的包裝很用力在做。遠一點的作品的話,我從以愛之名的標準字就注意到你了。
(圖十)及(圖十一)田修銓作品:(左)光良 九種使用孤獨的正確方式,(右)專輯封以愛之名 標準字設計
設計師該如何維持專業的敏銳?要持續精進技能、學習新的設計方法嗎?
顏:保持閱讀的習慣,挑選優質的媒體,比起學習新技能,更著重在基礎設計思考的精進和磨練,設計回歸本質的還是創意對話與邏輯思考方式,多閱讀設計大師的思維脈絡書籍更重於技術的參考書籍。
田:多看 Pinterest 跟 Behance ,但看作品的時候,多看人家的設計脈絡。沒有學什麼新的設計技能,不過每次碰到印刷出問題的時候,就會學到不一樣的經驗。
顏伯駿|平面設計師|
實踐大學媒體傳達設計學系碩士,三頁文設計公司 Yendesign 藝術總監。長期致力於華語樂壇並持續發表亮眼作品,曾擔任2018金曲獎、2018金漫獎、2012 & 2014 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台北市立美術館李小鏡回顧展等大型活動視覺統籌。重視將溝通視為實踐的基礎,讓視覺展現多層次的對話。
田修銓|平面設計師|
四口田設計工作室、graphic design LAB負責人。畢業於臺灣科技大學工商業設計系、臺灣科技大學工商業設計研究所肄業。致力於平面設計教育及推廣,希望用平面設計改變台灣。
本文轉載自 YOTTA ,原文標題為:顏伯駿╳田修銓|設計作為一種語言形式|YOTTA路邊攤計畫
Yourator 新創職涯平台上也有很多設計師職缺喔!【設計師職缺傳送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