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是「圖文不符」的忠實粉絲,其吉祥物「黃臭泥」的周邊商品更是造成熱賣,而「簡訊設計」正是打造「圖文不符」這個社會回饋品牌的幕後推手,簡訊設計的共同創辦人張志祺其實常常到處演講、接受採訪,但這次 Yourator 的專訪從簡訊設計的公司文化及人才面向切入,要讓大家從全新的角度認識這間擁有社群力的設計顧問公司。
簡訊設計的起點:圖文不符的精神延續
有別於一般的設計顧問公司,簡訊設計運用了圖文不符的品牌力量,增加公司的能見度,這和一般設計顧問公司的宣傳方式大不相同,張志祺表示:「其實是先有『圖文不符』的精神存在,為了讓這樣的精神得以延續,才有『簡訊設計』。」
2014年爆發太陽花學運後,張志祺和幾個同樣關心公共議題的夥伴成立了 Info2Act (代表 Information to Act 的意思),主要任務是協助政府向民眾做「資訊溝通」,當時做了伊波拉病毒、亞斯伯格症兩個懶人包,分別都有一萬以上的分享量。
(圖一)簡訊設計共同創辦人分享圖文不符品牌在簡訊設計的角色及定位。
張志祺回想道:「這表示以懶人包包裝議題的方式是能被市場接受、有商業化的潛力,要讓傳遞知識、討論議題的可能性持續發生,商業化勢在必行。」張志祺發現另一位夥伴王成祥和他有著同樣的想法,因此共同打造「圖文不符」這個社會回饋品牌,藉以延續「用淺顯的方式(如:懶人包)探討社會議題」這項使命,而後催生了讓理想和商業模式得以並存的「簡訊設計」。
原來圖文不符還身兼業務!
他補充道:「其實反過來講,你可以把『圖文不符』想像成是一個很厲害的『業務』!」坊間設計顧問公司林立,新創公司相對知名度不高,就算設計出不錯的作品,也很難被看見,而「圖文不符」則讓「簡訊設計」有了「區隔性」。張志祺舉例說明:「像我們很多客戶都是因為看到圖文不符的懶人包,進而認識簡訊設計。」圖文不符的作品和生活及社會議題息息相關,也因此提高了簡訊設計的能見度。
再來,圖文不符也解決了客戶對簡訊設計「商業定價」的疑問。怎麼說呢?許多企業的「設計預算」有限,因為他們需要再另行編列「行銷預算」才能達到最終宣傳目的,而簡訊設計則因為建立「圖文不符」這樣具有社群聲量的品牌,等於附帶強而有力的「社群宣傳管道」,能消弭客戶對於設計後續行銷成效的疑慮,在商業定價策略上更能說服客戶。
(圖二)簡訊設計 2017 年底和北市府合作推出「奔跑吧!台北」專案,將市政宣導做成網頁小遊戲,引發熱烈迴響。(圖片來源:奔跑吧!台北,https://game.glory.taipei/)
放手讓團隊「玩」靈感,共同激盪創意
很好奇簡訊設計推出了這麼多引起廣大迴響的專案,從發想到執行,整個團隊是如何合作的呢?張志祺以去年底和北市府合作推出的「奔跑吧!台北」為例:「我們在一開始的會議中就有針對市府初期的想法雛形做討論,他們一開始其實是想做一支動畫再加上一個活動網站,但我們認為這無法徹底解決『民眾對於市政宣導無感』這個問題。」
張志祺因此提出「遊戲化」的構想,再回到公司和企畫、美術及網頁設計的負責人討論整個專案需要哪些技術?是否能在預算內完成?在這個階段則他也會以 AM( Account Manager,客戶經理)的身份,從客戶的角度切入討論,最後大家會定調整個企畫的走向。
接下來執行專案的階段,會放手讓簡訊設計所有參與專案的人發揮創意,張志祺說:「很多大眾津津樂道的小巧思,有很大一部份是簡訊設計的團隊在執行專案時意外的『靈感』,像是『奔跑吧!台北』遊戲內要取得的『補給品』是以生活中常見的各式小吃的樣貌呈現的,其實專案一開始的規劃中,並沒有針對補給品『該有的樣子』做特別規劃,最後會變成小吃也是我們企畫團隊的創意,很多靈感都在執行的過程中被激盪出來。」
(圖三)簡訊設計在 Hahow好學校推出線上資訊設計課程,讓資訊設計學習變得更容易。
全台最夯資訊設計課程上線啦!
也有很多人是在線上課程平台「Hahow 好學校」上,由簡訊設計開設的「讓圖不只是好看的-資訊設計思考力!」的資訊設計課程,才知道原來過往許多社群能見度很高的專案(如:全能古蹟燒毀王)是由簡訊設計推動的。
當初會開始在 Hahow 好學校開設課程,張志祺的動機很簡單,因為發現台灣在學習「資訊設計」相關的資源很少,他說:「我覺得企業要能走得長遠有兩件很重要的事:一是和『客戶』保持良好關係,再來就是要和『人才』建立連結。」
張志祺在過往的演講經驗中發現很多年輕人對於學習「資訊設計」的需求,但他的時間有限,而 Hahow 好學校正好讓他能透過線上課程和更多人分享簡訊設計執行過往專案以來的資訊設計 know- how,也幫助簡訊設計和更多未來的年輕人才接軌,並且建立了對內及對外『樂於分享』的文化及形象。
(圖四)簡訊設計重視面對不同意見的溝通,藉由價值觀的衝撞,培養具有包容力的公司文化。
簡訊設計竟然鼓勵「吵架」?!
簡訊設計能不停創造獲得社群極大反響的專案,其實有著很特別的公司文化,張志祺說道:「在進入簡訊設計的第一天時,我們就會教你『如何吵架』。」簡訊設計的新進人員 orientation(到職培訓)很不一樣,會拿到電子檔的「入門手冊」,其中正記載著在簡訊設計「該怎麼吵架」。
簡訊設計不只鼓勵團隊成員發表意見,更正視不同的意見會產生的衝突。入門手冊上解析到,大部分的人會產生爭吵,主要有三個原因:誤解資訊、態度及價值觀的衝突,前面兩點是簡訊設計希望能減少的衝突,因為這對於團隊溝通的幫助不大,然而「價值觀」的衝撞則是在簡訊設計不停上演的日常,比起一味的和諧,他們更樂見團隊內部的衝突能被「透明化」。
張志祺補充:「每個人的生長環境不同,本來就會有各式各樣的價值觀,而在一來一往的價值觀衝突中,或者也可以說是團隊成員的溝通之中,漸漸會培養出包容不同聲音的公司調性。這也是為什麼圖文不符做出來的社會議題懶人包能引起各界共鳴,因為簡訊設計從公司文化就開始培養願意傾聽各種不同聲音的包容力。」
(圖五)簡訊設計團隊專注投入工作中。
簡訊設計重視的人才特質
張志祺認為想要加入簡訊設計的人才,除了要端出能證明自己技術能力的作品集以外,更需要具備以下特質:
-
邏輯思考能力:「邏輯思考」可以說是簡訊設計團隊溝通的核心依據,所以在面試時就會觀察求職者在說明自己的立場及專案時,是否「有邏輯」,如前提與結論是否相符。
-
溝通能力:簡訊設計尤其注重人才面對「不同的意見」時,會如何溝通,因為公司所有的專案都是團隊合作,尤其簡訊設計又有獨特的「吵架文化」,如果面對不同聲音只會一味排斥或讓步,團隊的溝通就會堵塞,專案也會窒礙難行。
-
值得信任:簡訊設計從面試時就會觀察求職者是否隱瞞資訊,團隊很重視信任感,而且當人們想要有所隱瞞時,其實滿容易就能察覺,一旦猜忌產生,無法彼此信任時,就會降低團隊合作的效率。
想學數位行銷該從何開始?
訪談進行到尾聲,詢問張志祺對於想投入數位行銷、社群行銷的人才有什麼建議嗎?他想了想說道:「我覺得『數位行銷』並不是什麼新的行銷類型,在本質上和傳統行銷並沒有太大的差別,就是改變載體而已,很多數位行銷策略依然建構於基礎的行銷架構之上。」
他建議想學習數位行銷可以從以下兩件事著手:
- 多讀書:張志祺認為想要建立數位行銷的基礎還是要多讀傳統行銷的書,才能了解消費者行爲背後的心理元素,像是現在數位行銷提倡的 AISAS 消費者行為模式就是從傳統行銷中 AIDA 模式演變而來。
- 透析目標客群的社群文化:他以蝦皮為例,蝦皮的小編其實和他們的目標客群共享著相近的社群文化,所以經常能做出引起共鳴的企畫,所以做數位行銷和社群行銷,不但要能深入了解目標客群共享的社群文化,還要能融入其中,才有辦法建立良好的社群聲量。
(圖六)AIDA 及 AISA 消費者行為模式流程圖。